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底线,正风肃纪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 议上的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底线,正风肃纪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违规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它严重侵蚀 党的肌体,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近期,中央层面深入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 通报的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 天,我们召开此次村(社区)党支部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彻 底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为基层高效能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 境。下面,我围绕“坚守底线,正风肃纪”这一主题,从四个方 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违规吃喝问题看似事小,实 则影响恶劣,它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 治理中,村(社区)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其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违规吃喝行为不 仅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更破坏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群 众对党的信任大打折扣。 (一)严重违反党的纪律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 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 任务的保证。违规吃喝问题,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 来,从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问题入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然而,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 纪,违规吃喝。这种行为是对党的纪律的公然漠视,严重破坏了 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 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 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 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党员干部一旦触碰 这条红线,必将受到党纪的严惩。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的纪律要 求,心存敬畏,不越雷池一步。 (二)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违规吃 喝往往是腐败问题的“前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常常以吃喝 为“敲门砖”,拉拢腐蚀党员干部,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觥 筹交错之间,原则底线被逐渐侵蚀,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违规吃喝开 始,一步一步陷入腐败的泥潭。违规吃喝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 还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党员干部一旦 陷入这种不良风气,就容易被“围猎”,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与腐败问题的内在联系,坚决抵 制这种不良风气,防止被腐败“拉下水”。 (三)破坏党内政治生态。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事业 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违规吃喝问题容易滋生“圈子文化”“酒 桌文化”,破坏党内正常的同志关系,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 随意化。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以吃喝为 纽带,形成各种小圈子。在这些小圈子里,只讲关系不讲原则, 只讲私利不讲公义,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健康。这种不良 风气一旦蔓延,将极大地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破坏党内政治 生态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党内政治环境。 (四)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村(社区)党 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面对群众,其作风形象直接 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违规吃喝行为严重背离了党 的群众路线,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群众看到党员干 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会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质疑,进 而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 持,切实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全面排查违规吃喝问题的具体表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充分 认识违规吃喝问题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排查其在基层 的具体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现、严肃查处‘四风’问题隐形变异 的种种表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 对隐形变异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我们 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违规吃喝问题进行全面梳 理。 (一)“吃公函”问题。一是无公函接待。按照规定,公务 接待必须有公函作为依据,明确接待对象、事由、时间等信息。 然而,一些村(社区)在接待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公函制度, 存在无公函接待的情况。这种行为使得公务接待缺乏有效监管, 容易滋生违规吃喝问题。二是一函多餐。个别地方为了规避监督, 通过一份公函多次安排接待用餐的方式,进行超标准、超范围接 待。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公务接待的相关规定,是对制度的公然 践踏。三是虚假公函。有的单位甚至通过开具虚假公函的方式, 来掩盖违规吃喝行为。虚假公函上的信息与实际接待情况不符,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违规吃喝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这些“吃 公函”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 形象。 (二)“吃食堂”问题。一是超标准就餐。一些村(社区) 食堂在接待公务人员或内部聚餐时,存在超标准提供菜品、酒水 等问题。食堂本应是为干部职工提供工作餐的场所,但却被一些 人当作了享受美食、挥霍公款的地方。这种超标准就餐的行为, 违背了勤俭节约的原则,也容易引发群众的不满。二是违规接待 非公务人员。按照规定,村(社区)食堂只能用于公务接待或干 部职工就餐。然而,有些地方却违规用食堂接待非公务人员, 甚至将食堂作为私人宴请的场所。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 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三是食堂账目混乱。部分村(社区) 食堂账目管理不规范,存在账目不清、票据不全等问题。这使得 违规吃喝行为有了可乘之机,难以通过账目审查发现问题。我们 必须加强对村(社区)食堂的管理,规范账目核算,杜绝此类问 题的发生。 (三)“吃老板”问题。一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村(社 区)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一些企业、商户等管理服务对象 存在业务往来。个别干部纪律意识淡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 请,在餐桌上谈工作、谋私利。这种行为极易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二是让管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