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严守保密底
线,筑牢乡镇保密铜墙铁壁
同志们:
保密工作,国之重器,事涉安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密工作是维护国
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防线。”在乡镇基层,我们虽处“神经末梢”,但保密绝非小事。
大到上级政策部署、民生项目规划,小到村民个人信息、乡村纠纷细节,无一不关
乎群众利益与地方稳定。做好保密工作,是我们对党忠诚、为民负责的直接体
现,更是守护一方平安、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今天,借此次全体干部
保密教育大会,我与大家一同深入学习保密知识,强化保密意识,以严实作风筑牢
乡镇保密坚实堡垒。
一、明大势:洞察保密风云,把稳思想之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
提。”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不仅关乎
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是我们乡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必
须深刻认识到,保密工作无小事,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一)保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地缘
政治冲突不断,各国间的情报战、信息战愈发激烈。从政治领域的政策决策,到军
事方面的兵力部署,再到经济范畴的产业规划、科技前沿的创新成果,无一不是敌
对势力觊觎的目标。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将直接威胁国家主权与安全,使国家在国
际竞争中陷入被动。对于我们乡镇而言,虽地处基层,但一些涉及农业产业发展规
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细节、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等信息,若被别有用心者获取,经
加工整合后,也可能成为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关键拼图”。我们守护好乡镇层面的秘
密,就是在为国家安全大厦添砖加瓦。
(二)保密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坚固堤坝。在国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乡镇作为基层治理的第一线,掌握着大量
涉及民生保障、社会救助、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与群众切身
利益紧密相连,若泄露出去,极易引发群众的恐慌与不满,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
响社会和谐稳定。例如,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工作中,群众家庭经济状况等信
息属于保密范畴,一旦泄露,可能引发群众间的猜疑与矛盾,破坏基层和谐稳定的
良好局面。只有严守保密底线,才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稳步推进,维护社会大局稳
定。
(三)保密是推动乡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乡镇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精准施
策,而这些决策的制定往往基于大量的调研数据、内部工作方案以及与上级沟通协
调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敏感性,一旦泄露,可能被竞争对手利
用,使我们在项目争取、产业发展等方面陷入被动。比如,乡镇计划引进的特色农
业项目,从前期与投资方的洽谈细节,到项目规划、预期收益等信息,都需严格保
密。若被其他地区提前知晓并模仿,我们不仅可能错失发展机遇,还可能造成资源
浪费。做好保密工作,能为乡镇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
进。
(四)保密是检验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尺。严守保密纪律,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
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
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在保密工作中,能否
做到守口如瓶、令行禁止,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直接检验。一个随意泄露工作
秘密的干部,难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我们乡镇干部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
群众,接触各类工作信息,更应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
烈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以案鉴:敲响泄密警钟,绷紧保密之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风险。”公职人员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手中掌握着各类重要
信息。然而,仍有部分公职人员因保密意识淡薄、法纪观念缺失,导致失泄密事件
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国家安全部公开通报的真
实案例,引以为戒。
(一)心存侥幸,“私网”传密终酿祸。2023年5月,某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
员张某某,在负责统计上报本乡镇本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数据时,为图方
便,擅自将存有涉密数据的工作U盘插入连接互联网的个人电脑,并通过微信将数据
发送给一位在其他乡镇工作的朋友,想参考对方乡镇的数据格式。后经国家安全机
关监测发现,该数据已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获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
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张某某的行为属于违规将涉密信息传输至互联网及
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构成严重泄密。最终,张某某受到政务撤职处分,并被调离原
工作岗位。张某某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数据交流,却因心存侥幸,触碰了保密红
线。这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对保密工作掉以轻心,必须严格遵守信息传输的
保密规定,杜绝在非涉密网络和设备上处理涉密信息。
(二)违规外联,涉密电脑“联网”泄密。2024年3月,某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李
某某,在使用单位配备的涉密电脑处理财务报表时,因急需查询一个政策文件,在
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将涉密电脑连接到互联网。国家安全机关监测
发现,该涉密电脑被境外黑客植入木马程序,导致电脑中存储的涉及乡镇财政资金
使用、预算安排等多份涉密文件泄露。经调查核实,李某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严禁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
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最终,李某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给予党内严重警
告、政务记大过处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李某某的案例告诫我们,涉密电脑必
须严格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哪怕是片刻的违规外联,都可能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灭
顶之灾。
(三)社交不慎,“朋友圈”里藏危机。2023年10月,某乡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王
某某,在参加完一次乡镇重要会议后,为显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将会议中涉及的
部分未公开的乡镇发展规划内容,配上个人感悟,发布在了微信朋友圈。该朋友圈
信息被广泛转发,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经鉴定,王某某发布的内容属于机
密级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单
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
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王某某未经批准擅自公开涉密信
息,给乡镇工作造成了极大被动。最终,王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责令作出
深刻检讨。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管住自己的“指尖”,不随
意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工作相关的敏感信息,防止因一时疏忽造成泄
密。
(四)离岗疏忽,涉密资料“流落”外。2024年6月,某乡镇民政所工作人员赵某
某,在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未按规定将其保管的涉及低保户信息、救助资金发放
明细等涉密文件资料及时上交单位,而是私自带回家中。后因家中房屋装修,这些
文件资料被施工人员误当作废品清理出去,险些造成涉密信息泄露。经单位发现后
及时追回,避免了严重后果。赵某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
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
密。虽未造成实际泄密,但赵某某的行为已严重违反保密纪律,最终受到单位的通
报批评,并被要求参加保密知识再培训。这提醒我们,无论是在职还是离岗,都要
始终牢记保密责任,妥善处理好涉密资料,绝不能因疏忽大意给保密工作留下隐
患。
(五)网络陷阱,“钓鱼”邮件引泄密。2023年8月,某乡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
孙某某,收到一封主题为“乡镇经济发展合作项目”的电子邮件,邮件中声称是一家知
名企业欲与本乡镇开展合作,要求孙某某提供乡镇近期的经济数据、产业规划等资
料,并承诺给予丰厚报酬。孙某某未仔细核实邮件来源,便将相关涉密资料回复给
对方。后经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发现,该邮件系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发送的“钓鱼”邮
件,旨在获取我乡镇经济领域的涉密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
十六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获取、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
其他物品。孙某某因贪图私利,轻信网络陷阱,导致涉密信息泄露。最终,孙某某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我们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对
来路不明的邮件、链接、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贪图小利而泄露国家秘密。
这些案例无一不警示我们,保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疏忽、任何违规行
为,都可能让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这些案
例为镜鉴,不断强化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绝对安
全。
三、查短板:聚焦问题症结,找准保密之难
在充分认识保密工作重要性、吸取失泄密案例教训的基础上,我们更要直面当
前乡镇保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症结,精准施策,切实补齐短板弱项。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
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只有找准问题关键,才能
有的放矢地提升乡镇保密工作水平。
(一)保密意识淡薄,思想防线“松垮”。一是部分干部对保密工作认识不
足,存在“无密可保”“有密难保”等错误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认为乡镇工作大多是公
开透明的事务,不存在需要保密的内容,对保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比如,在一
些会议讨论中,随意谈论涉及上级政策解读、乡镇内部工作规划等敏感信息,未意
识到这些信息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二是部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