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作风建设,全力当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排
头兵——开发区办公室机关党支部党课
今天,我们以“对标作风建设,全力当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排头兵”为主题,开展一次深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场向作风顽
疾宣战的动员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从“徙木立信”
到“化风成俗”,已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就办公
室而言,要以“三个维度”感悟,以“四个突出”着力,以“九
种危害”醒脑,以“五战攻坚”聚力,全力当好经开区高质量发
展排头兵。
一、以“三个维度”感悟,校准作风建设“定盘星”
(一)从政治维度看,作风建设是捍卫“两个维护”的试金
石。作风问题本质是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整治“舌尖上
的浪费”到叫停“车轮上的腐败”,从破除“会所中的歪风”到
狠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截至 2024 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作风
建设精神问题 107.6 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 152.3 万人,其中给
予党纪政务处分 99.5 万人。当前,仍有少数干部存在“疲劳厌
战”情绪,甚至“象征性执行”“选择性落实”,印证了“作风问
题就像割韭菜,割一茬长一茬,稍有放松就会死灰复燃”。能否
落实好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检验
“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对办公室而言,就是要从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中找遵循,落实好“五个强调”,一是强调绝对忠诚的
政治标准,二是强调协同各方的中枢地位,三是强调服务大局的
根本指向,四是强调狠抓落实的基本要求,五是强调居安思危的
底线思维,这“五个强调”都跟作风建设息息相关。大家要从政
治的高度、理论的高度、党长期执政的高度,把为什么抓作风建
设想清楚、弄明白,改进作风才会更自觉、更主动、更持久。
(二)从历史维度看,作风建设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
党的作风建设有清晰的时间线和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强
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保持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作风,到列宁提出
党的作风要与党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从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传统,到西柏坡“进京赶
考”的清醒自觉,从改革开放初期“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的谆谆
告诫,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党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
系,再到新时代“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生动实践,作风建设在
不同阶段、不同场合,始终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
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
危机意识,人心向背事关重大,失去了民心,党就有危险”。对
办公室而言,一要在标准上再提高,不降低;二要在状态上再绷
紧,不放松;三要在细节上再抓紧,不含糊;四要在纪律上再从
严,不懈怠,时时刻刻切实维护党工委形象。
(三)从实践维度看,作风建设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近期,全国掀起“史上最严”违规吃喝整治风暴,揭露一些打着
“为了发展”的旗号搞“饭局腐败”的不正之风。实际上,作风
问题与发展问题本来就互为表里,作风不正,发展就会走歪。当
前,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势头正好,智能产业、数字经济等新
领域加速“裂变”,既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
工作作风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持续聚焦“项目推进卡脖子”“干
部躺平不作为”等顽疾,对破坏营商环境、阻碍改革创新行为
“零容忍”,让亲清政商关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对
办公室而言,就是要做好“三服务”。1985 年习仲勋主持召开全
国党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时任中办主任王兆国首次提
出“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办公
室“三服务”被赋予新内涵,一是服务发展,二是服务决策,三
是服务落实。
二、以“四个突出”着力,亮出作风建设“成绩单”
(一)突出“小切口”入手,解决了作风建设“老虎吃天不
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后,
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
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由此,党中央从“四风”问题入手,
以小见大、以小带大,累计查处违反作风建设精神问题 76 万余
起,处分党员干部 113 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
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XX 通报了近年违反作风建设典型案例
26 起,涉及部门、国企、镇街,既有处级干部、又有普通工作
人员。我们深入开展“以案四说”、政治生态研判,让党员干部
深刻反思教训,达到红脸出汗、咬耳扯袖的效果,2024 年协助
纪检组办理各类问题线索 29 件,给予开除党籍 5 人、党内警告 8
人、政务警告 1 人、诫勉处理 2 人、批评教育 1 人,没有出现一
起涉及经开区部门的人和事(均为街镇和纪委移交的案件),说
明经过 X 轮巡视整改,经开区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二)突出抓常、抓细、抓长,解决了作风建设“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
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截至 2025 年 3 月,中央纪委国家
监委经连续 138 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作风建设精神问题月报
数据,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信号。2023 年提出,持续深化落
实作风建设精神、纠治“四风”;2024 年提出,突出常态长效深
化落实作风建设精神;2025 年提出,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
我们把“常态化”“长效化”作为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的“关键
词”,带头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年均降幅超过 X%,其中
2025 年一般预算支出下降 X%;推行“局长走流程”服务,帮
助 X 等 10 余家企业打通手续审批、土地供应的堵点;全覆盖开
展廉政谈话,开展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监督检查 18 次,
梳理风险点 210 条,健全规章制度 6 项,为 1 名党员干部澄清正
名;办公室规范“三重一大”、提高会议组织效率等制度,XX
局健全“首问”责任等 17 条制度等等。随着制度建设和长效机
制的完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大家认识到,只
有依靠长效制度监督的保障,才能解决抓作风建设“一阵风”的
问题。
(三)突出密切党群关系,解决了作风建设“跑上面多、跑
基层少、与群众远”的问题。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动员令,多次
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出台接待、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管理
等党内规范性文件,让党员干部走进基层、寻计问策,提升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 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
显示,对党中央带头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情况表示满意、总体成效
表示肯定的,分别为 97.4%、94.9%。我们积极回应群众企业关
切,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党员干部增强同群众企业一块过、
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办
理相关问题线索 13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