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整治违规吃喝的个人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整治违规吃喝的个人研讨发言 一、深刻认清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筑牢思想“防火墙” 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舌尖上的问题”,而是触碰纪律红线、 损害政治根基的 “致命伤”。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其危害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去年,我县查处的某镇违规接受管 理服务对象宴请案件中,涉事干部在推杯换盏间为企业违规审批 开了“绿灯”,最终导致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久拖不决。这 警示我们,酒杯里装的是酒,倒出来的可能是权力寻租的 “毒 药”。群众看党风政风,往往就从一顿饭、一杯酒这些具体事入 手,一旦觉得干部 “吃拿卡要”,党群干群关系的 “堤坝” 就 会出现裂缝。 二是破坏公平正义环境。上个月审计部门通报,某县直单位 以“调研座谈” 名义组织的 12 场吃喝活动中,有 8 场涉及项目 招标企业。这种 “酒桌办公” 实质是用吃喝代替程序、用人情 代替制度,让公平竞争沦为 “关系比拼”。长此以往,只会让实 干者寒心、让钻营者得利,损害的是全县发展的 “元气”。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肌体。翻阅近三年我县党纪处分档案,因 违规吃喝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干部占比达 34%。某局原局长从接 受一次 “朋友聚会” 开始,逐步演变为收受高档烟酒、插手工 程招标,最终被移送司法机关。事实证明,违规吃喝就是干部腐 化堕落的 “温床”,今天的 “小饭局” 可能就是明天的 “大陷 阱”。 二、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找准整治“突破口” 当前,我县违规吃喝问题虽总体可控,但隐形变异现象仍需 警惕:有的将公款吃喝转为“私人埋单、企业报销”;有的把酒 店宴席换成 “农家小院、内部食堂”;有的用 “茶叶礼盒、海鲜 卡券” 替代直接宴请。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根源主要在三个层 面: 从思想层面看,不少干部认为“吃点喝点不算啥”,把违规 吃喝当作 “联络感情” 的手段、“开展工作” 的方式。在近期 座谈中,有干部坦言 “项目推进少不了饭局协调”,这种将吃喝 与工作画等号的思维,本质上是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从制度层面看,“监督盲区” 尚未完全消除。虽然我们建立 了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公款消费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