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筑牢基层监督防线:国企党支部如何让监督“落地生根”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筑牢基层监督防线:国企党支部如何让监督 “落地生根”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背景下,党支部作为国有企业 党的基础组织,不仅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监督工 作的“前沿哨所”。对于党支部建制的国有企业而言,如何把支 部监督作用从“纸上要求”转化为“实际效能”,让监督真正融 入生产经营、嵌入管理流程,是当前基层党建与企业治理深度融 合的关键课题。 一、明确监督“坐标系”,让支部知道“监督什么” 支部监督不是“泛泛而谈”,必须找准靶心、精准发力。国 有企业党支部应立足“根”“魂”定位,将监督重点与企业中心 工作紧密绑定。 聚焦政治监督“方向盘”: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 工作要求,监督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国企改革、安全生产、提质 增效等重大任务中的政治站位和执行力度。例如,在项目攻坚中, 监督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在廉政风险点排查中,重 点关注招标采购、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合规性。 紧盯日常监督“薄弱点”:从“小事”抓起,将党员干部的 工作作风、履职状态、廉洁自律等纳入监督范围。比如,通过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常态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 时纠正“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遵守劳 动纪律等情况进行量化监督,避免“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 关注群众监督“晴雨表”:畅通职工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谈心谈话、参与班组民主管理等方式,倾 听职工对党员干部的评价和建议,监督解决职工关心的“急难愁 盼”问题,让监督带着“温度”落地。 二、搭建监督“连心桥”,让支部掌握“怎么监督” 监督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机 制,让支部监督有方法、有抓手、有力度。 激活“神经末梢”,压实监督责任:明确支部委员、党小组 长的监督职责,形成“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分片包联、党员互 相监督”的网格化监督体系。例如,支委成员每人联系 1-2 个党 小组,定期参与小组活动,指导监督工作;党小组长负责日常提 醒,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