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新修订《监察法》专题辅导授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修订《监察法》专题辅导授课 同志们: 2025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监察 法的决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 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 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授课。 一、准确把握《监察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 体制,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监察法》修改,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中央关于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 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 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必将推动党对反 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现实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 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 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 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监察法》修 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国 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必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 战持久战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 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 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 中更加坚强有力。同时要看到,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 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 务依然艰巨。《监察法》修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职责 范围、程序规范等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提供 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必将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 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二、深刻理解《监察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本次《监察法》修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 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经验,对《监察法》作出29条修改,其 中12条为新增条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监察法总则及有关派驻监察的规定。一是在总则中增加坚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统一领 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规定。二是完善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 察专员的设置和领导体制,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向本 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 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明确派驻或者派 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 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置。 (二)完善监察对象范围。一是将监察对象范围从“狭义公职人员”扩展至“行使 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与宪法关于监察委员会职责的规定相衔接。二是明确公办的 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属于监察对象。三是增加规 定,监察机关对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 事公务的人员进行监察。 (三)完善监察机关职责。一是在监察机关职责中增加开展廉政教育,对公职 人员开展廉政谈话提醒工作的规定。二是完善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 行调查的职责,明确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应当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 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 链。三是完善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职责,明确政务 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四)完善监察权限和措施。一是完善监察机关查询、冻结涉案财产的规 定,明确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可 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 财产。二是完善监察机关搜查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 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 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 场;搜查女性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完善监察机关调取、查封、扣 押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调取、查封、扣押用以证明被调查人 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 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 列清单,由在场人员当场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 保管人。四是完善监察机关技术调查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 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 交有关机关执行;批准决定应当明确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自签发 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调 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 取技术调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五是完善监察机关通缉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 对在逃的应当被留置人员,以及涉嫌职务犯罪在逃的人员,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 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 请有权决定的上级监察机关决定。六是完善监察机关限制出境的规定,明确监察机 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对被调查 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限制 出境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七是完善监察机关留置的规定,明确被调查人涉嫌贪 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 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可能逃 跑、自杀,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等情形 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 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 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 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 除;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 依法予以协助。 (五)完善监察程序。一是完善监察机关线索处置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对监 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 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二是完善监察机关 初步核实的规定,明确监察机关对反映公职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初步核实;初步核实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当撰写初步核实情 况报告,提出处理建议;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分类处理意见;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和 分类处理意见报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三是完善监察机关立案的规定,明确监 察机关经过初步核实,对监察对象涉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