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 现代产业体系 ———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范锐平 (2017 年 7 月 2 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省 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 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 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我重点 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深刻认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始终保持产业立城兴城 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大势、统筹大局,提出 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的新思想新论断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贯 穿着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 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重大判断,指出经济发展面临 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 ,传统产业供给 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 可避免,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经济增长需要更 多驱动力创新;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管全 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 棒、红绿灯,必须破除“唯 GDP 论英雄”,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 质性矛盾和问题,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贯穿着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 ,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 , 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贯穿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强调有效 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 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 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贯穿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中心的鲜明主题,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不全面 的,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我们要的是 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的发展;贯穿着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两手论” ,强调市场活力来 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 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贯穿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 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 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发挥创新 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贯穿着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视野,强调我们 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国对外开放 既包括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要坚持以企业为主 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战略格局宏大, 实践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践 行、坚定贯彻。社会各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与党的理念、国家意志高度契 合、相向而行、顺势而为,才能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事半而功倍。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长周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企稳回升与发展变化 加快成为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一些国家地区兴衰 成败的根源,深入思考一些城市后发崛起的路径和规律,再定义政府、企业和 社会公众互动关系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敏锐把握产业环境和科技 创新趋势对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产业宏观层次看,以规模经济和外部 经济“双重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越来越多企业和法人机 构高密度聚集、专业化分工,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 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界限趋于模糊,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整合延伸和链式效应为特征的“垂直化”发展加快演进, 产业链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终端零售等环节全面拓展,深刻重构 创新链和价值链;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产业 竞争的核心从主要是要素之争转变为涵盖公共配套、人才科技、政务服务各 领域的生态之争。从技术微观层面看,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来临,以人 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 兆;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能否 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上中 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更加紧密;大众化的创新创业局面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创 客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精准把握新趋势,加强产业政策创新和 经济组织方式改革,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导权和工作中的主动权。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市体系“塔尖”,既取 决于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竞争能力。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 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 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产业一旦 形成规模,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促进 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 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耦合过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 功能提升。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 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 不断壮大。建国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实力由弱到强, 发展的“势”与“场”不断增强,完成了由省会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 城市的三级跳。《2016 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百强,排名 仅次于北上广深;《2017 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以 98.97 的高分位 居新一线城市榜首。站上新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 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是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在综合竞争力。我 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 ,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 发展新趋势,稳中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 优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 支撑。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成都要以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 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 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虽然我们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 群战略之力,拿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客观地说,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 经济实力,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差距。差距就是潜力 ,也是努力 方向。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 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 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 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制造业每投入 1美 元带动经济增长 1.8美元,每产出 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 3.6美元,在三次产 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二产业占比是否突破 50%是评判一个城市工业化是否充 分发育的重要标志。上海二产业占比曾最高达到 77%,并且占比超过 50%的时 间长达 20 年,目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成都二产业占比在 2012 年达到 46%的峰值,2013、2014 年连续两年保持 45%以上占比后,即呈下降趋势,从未 超过 50%的“分水岭”。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 化进程,力争到 2022 年制造业规模突破 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 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重点支持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 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 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 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 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目前, “成都造”总体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仅为 15%,缺少全球全国知名品牌。要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 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 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品更新换 代,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有序推动占用要素资源较多的企业建立总部 ,把生产 基地逐渐向潜在市场转移,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腾出资源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 跨界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裂变—跨界—融 合”趋势日益明显,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深刻改变了产业组 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我们要顺势而为,研究政策支持企业专业化分工和服务性 外包,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制造业向服 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功能互补、多维协同、 跨界服务、融合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加快发展高新 技术服务业,能够促进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和合理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 效对接,实现服务高新技术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目 的。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 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 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 26%。根本原因 在于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制缺乏活力。 当前我们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 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 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 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新技术服务 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要培 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性创 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 ,共建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引导高能级 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在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打造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要 切实增强高新技术服务功能。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服务,支持研发设计 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 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探索“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运营模式,推动高新 技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 成果转移转化等高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和 转移转化。要大力推动企业运用创新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标 杆企业、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产业创新基地,有效激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需求。深化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转移转化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技术交易 市场,规范开展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 参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金融中心具有 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服务辐射的基本特征。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成都先后被 赋予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国家 金融版图上的地位不断凸显。2016 年金融业增加值 1386亿元,占 GDP 的 11.4%;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3.4万亿元、2.7万亿元;在“中国金融中心指 数”排名中居第五位,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中居第三位。当前,成都金融 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 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 一,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金融服务业做强做大。 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 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效应。大 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投资体系,强化创投融资服务。 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构建与国际接 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大力发展多 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 交易中心,强化上市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力争 2020 年企业直接融 资率达 60%左右。推进科技投融资“云服务”,促进风险资本与双创载体线上线 下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天府融通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 金融服务。创新自贸区金融服务,打通企业境内外融资通道。鼓励支持金融服 务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供应链金融、并购贷款等 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信贷子公司 等方式,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设备投入、技术改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融 资需求,让所有市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在大力支持金融服务业快 速发展的同时,要迅速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 监管协作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 台,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社会金融风险 ,守 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文创产业既是城 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 时代,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杭州 2016 年文 创产业增加值达 2541亿元,占 GDP 的 21%,成都两项指标均不到其 1/4;杭州 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产业全国领先,拥有宋城演艺、华策影视等年营收超百亿 的文创企业。我们要以杭州为标杆,按照“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思路, 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大力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 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力争 2022 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 到 12%。要促进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化植 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现代 农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开发实施一批兼具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文创融 合示范项目,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要促进 文创与城市融合。城市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观念进步离不开文化浸润。要把 文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 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一批 文创示范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 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创意生活业,把文化创意、深度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 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各领域,持续开展“书香成都”活动,锻造生活城市的文化品 质。要促进文创与商业融合。依托传统商圈谋划新型商圈,将“千年商都”的人 文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有机融合,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 多元一体的文化商业集聚区。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化创意设 计,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充分释放文化 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消费需求,加快建设文化消费城市。要促进文创与旅游 融合。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 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深度萃取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文化精华,开发更多天府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和服务,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地域 文化、时尚文化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办好国际非遗节、创 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打响非遗之都、设计之都、音乐之都、 会展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品牌。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就是要打开大 门搞建设,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量进来。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 步较晚,开放总体水平不高,不仅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也落后于同处内陆的重 庆。2016 年,成都货物贸易额 2713.4亿元,服务贸易额 120亿美元,仅为重庆的 65.3%和 58%;引进外资 85.3亿美元,对外投资 24.3亿美元,仅为重庆的 75.2% 和 59.4%。重塑开放优势就是要调整战略方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 中心城市,到法兰克只需 10 小时,比京沪广深少 2-3 小时。我们必须主动运用 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 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用好驻蓉机构和国际友城资源,深化拓展国际合作。要充 分发挥驻蓉领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搭建更多境外投资公共服 务信息平台,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充分利用 278 家在蓉落户的世界 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 和产业布局趋势,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 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 ,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 聚成都。要用足“两港”资源,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成都建设国际空港枢 纽,将形成“一市两场”格局,实现年旅客吞吐量 1.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 300万 吨。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计吞吐能力达 250万标箱、1900万吨散货,蓉欧班 列已联接国内 11座城市和欧洲、中亚腹地。要依托“两港”资源,争取国际大型 航空公司基地布局成都,加速国际适空产能在蓉集聚;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引导 适铁产能加快向成都转移,扩大双向贸易,努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的汇集之地。要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外向度。聚焦重 点产业发展方向,精准专业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国 内外高端产业更多转移到成都。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依托在蓉央 企、外企,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 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成都智造” “成都服务”走出去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历史上的 “蜀道难”,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 集疏难、要素流动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综合成本高。2016 年成都每 万元 GDP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155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4%,比武汉、深圳分 别高 9.2%、18.9%。末端能力不足。从全省看,高等级交通方式覆盖不足,商品物 资难进难出仍然存在,成都广阔的市场腹地优势尚未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从 全市看,城市“最后 100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配送问题仍然突出 , 城市末端配送快递处理率只有 26.1%,农村末端配送点覆盖率仅为 10%。国际 贸易水平不高。2016 年成都共有物流企业 4428 家,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仅 42 家, 占比不到 1%。成都国际航空货邮量 9.8万吨,仅占货邮吞吐量的 16%。我们要 着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大 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 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成都生产性物流企 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数量偏少,A 级物流企业只有 74 家。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营 物流比重偏高,社会物流需求难以充分释放。要积极推进生产企业物流向社会 专业物流转变,不断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 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生产性物流企业集团。要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全市有进出 口实绩企业 2700 家,总量、规模和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坚持“贸易催生 物流、物流反哺贸易”,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 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 载平台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联合建设海外仓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网络平台 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 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构 和价值链提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制造业供应链高地;推动物 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鼓励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金融 业整合,设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 ,努力将成都打造为“一带一路” 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三、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 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我们优化城市空间 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遵循。截至 2016 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 2030 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