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理论中心组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理论中心组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 对浪费条例》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开展专题研讨,这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重 要举措,也是践行“过紧日子”要求、推动财政资源高效配置的 现实需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厉 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以《条例》为标尺,把节约理念贯 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切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合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条例》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 值 《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 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是规范党政机 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基础性法规。我们要从三个维度深化 理解,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第一,这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必然要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延安时期“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勤俭建国”的方针, 再到新时代“过紧日子”的要求,节约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 重要原则。《条例》将这些优良传统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既是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对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我们必须 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把节约理念融入党性修养、体现到为 政用权之中。 第二,这是应对财政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从 我区情况看,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 日益突出。2024 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仅 3.2%,而 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刚性支出增长达 8.5%,“紧平衡”态势 将长期存在。《条例》明确要求“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 业”,正是指导我们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指南 针”。只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才能为民生改善 和产业升级留出更多空间。 第三,这是纠治“四风”顽疾、强化作风建设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我区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三公’经费专项整治” 等行动,奢靡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单位存在“打 擦边球”问题:有的公务接待超标准、搞变通;有的会议活动重 形式、轻实效;有的办公设备“只换不修”“过度配置”。《条例》 针对这些“常见病”“易发病”划出了“硬杠杠”,为我们根治作 风顽疾提供了制度武器。 二、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条例》落实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照《条例》要求,结合近期区委 督查室、区审计局反馈的情况,当前我区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 作中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整改。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干部对“过紧日子”的长期性、 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发展、轻节约”“重面子、轻实效” 的错误观念。比如,个别部门在项目申报中“贪大求全”,脱离 实际需求申报预算;有的单位对办公耗材、水电使用缺乏精细化 管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仍有发生。这些问题表面看是 “小浪费”,实则反映出宗旨意识淡化、政绩观错位。 二是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条例》对公务接待、会议活动、 办公用房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一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