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在服务企业发展方
面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
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
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
重点企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县、* 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
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 “晴雨表”和“风向标”,直接关系到市场主
体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
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措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
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保障。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
环境,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以洁诺医疗为例,其投资 6000 万元建设的 “洁诺医疗湖北消毒服务供应中
心项目” 能够顺利推进,预计 8 月试运行,年底正式投产,离不开武汉经开资产
经营有限公司的高效服务。这一案例充分说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项目快速
落地、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据统计,在营商环境优良的地区,企业
平均投资回报率比其他地区高 * 个百分点,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平均时间缩短*%
以上。我们市近年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同
比增长 *%,其中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功不可没。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
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下功夫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的背景下,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投资、集聚资源的核心要素。哪个地区营商环
境好,企业就愿意到哪个地区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就会向哪个地区流
动。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之所以能够吸引洁诺医疗、“智新控制”“固态离子” 等项
目入驻,关键就在于其运营单位武汉经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
务,让企业感受到了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的良好氛围。该园区今年已完成空
置资产去化面积约 2.1 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达到 96%,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
良好营商环境对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反观一些营商环境不佳的
地区,企业怨声载道,投资项目纷纷外流,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我们市要在激烈
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头号工程” 来
抓,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高地,让更多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营商环境不仅
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洁诺医疗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带动就业 * 余人,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
收入来源。同时,企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增长,也能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财力用于改
善民生,如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年来,我市新增就业岗位
* 万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 元、* 元,同比增长 *%、*%,这
些成绩的取得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密不可分。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正视当前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
题与不足,增强优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虽然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
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的要求、企业的期盼和先进地区的水平相
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部门和单位还存在 “重
管理、轻服务” 的思想,对企业的需求回应不及时、不主动,服务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不强。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习惯于等待企业上门求
助,而不是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例如,在一些项目推进过程
中,企业遇到的审批难题、要素保障问题等,相关部门不能及时跟进解决,导
致项目进展缓慢。与武汉经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 “攻坚小组”,专人对接
企业需求,制定应急预案,并每月汇报项目进度的做法相比,我们的一些部
门在服务的主动性和精细化程度上还有很大差距。据企业满意度调查显示,我
市有 *% 的企业认为相关部门的服务主动性不足,*% 的企业反映问题解决不
及时。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制约了我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二是审批流程不够优化,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目前,我市部分审批事项
还存在环节多、材料多、时限长等问题,审批流程不够简化和优化,部门之
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顺畅,存在 “信息孤岛” 现象,企业办事需要多头跑、重复
跑。例如,一些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事项时,需
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提交的材料重复繁琐,审批时间过长。虽然我
们近年来推行了 “一网通办” 等改革措施,但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部分事项
线上办理的覆盖率和便捷度不高。据统计,我市企业办理一个普通建设项目
的审批时限平均为 * 个工作日,而先进地区仅为 * 个工作日,差距明显。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也降低了我市的办事效率和竞争力。
三是要素保障不够有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在资金、土地、人才、
能源等要素保障方面,我市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
展的需求。在资金方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银行
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据统计,我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满足率仅为 *%,平均融资成本比大型企业
高 * 个百分点。在土地方面,部分工业园区的土地储备不足,现有土地的集
约利用水平不高,一些项目因土地指标问题无法落地。在人才方面,高端人
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企业引
进和留住人才的难度较大。在能源保障方面,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但在一些特殊项目的能源供应上,如像洁诺医疗项目需要的 800 千
伏安电力增容与 320 立方米 / 时天然气供应等,我们的保障能力和响应速
度还有待提升。这些要素保障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
四是营商环境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市对营商环境的监督考
核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考核方式不够灵活有
效,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查处力度不够等。监督考核的导向作用没有得
到充分发挥,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推进工
作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对企业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不够健全,企业的合法
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例如,一些企业反映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
派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查处和纠正,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这不
仅损害了我市的营商环境形象,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氛围。
三、聚焦企业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
针对当前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坚持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
施,全面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精细化水平
一是树立 “店小二” 式服务理念,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各级各部门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摒弃 “官本位” 思想,树立 “以企业为中心” 的服务
理念,像武汉经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那样,坚持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的
服务原则,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的意见和诉求,及
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每位领导干部都
要联系一定数量的企业,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实行销号管
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解
读,让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兑现率。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要针对不同行业、不
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对于
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服务专班,实行 “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全
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微企业,要加大扶
持力度,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其解决发展
中的困难。要借鉴武汉经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创新组建 “1+N” 能源保障专班的做
法,针对企业在能源、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