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正值汛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
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因此遭受了
重大人员伤亡和财政损失,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深感痛心,也为我
们敲响了警钟。我区地处华北,汛期同样面临着不小的防汛压力,
水利设施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区的
稳定发展。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会,就是要
大家深刻吸取各地的教训,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细致
地做好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力保障汛期安全。下面,
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安全防线
我们必须从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全区发展大局的高
度,充分认识做好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意识
当前的汛情形势不容乐观,各地的灾害案例时刻提醒着我们
不能有丝毫懈怠。一是关注气象变化,把握汛情动态。近期,气
象部门多次发布暴雨预警信息,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
增加。我们要时刻关注气象变化,密切跟踪汛情发展,及时掌握
第一手资料,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好准备。二是分析本地情
况,查找薄弱环节。我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年代不一,部分设施存
在老化、失修等问题。一些山区的小型水库、堤坝,农村的灌溉
渠道等,在强降雨面前都可能成为薄弱点。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分析这些设施的抗风险能力,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三是借
鉴外地教训,警醒自身不足。北京、河北等地在这次洪涝灾害中
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排水系统不畅、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等。
我们要以此为镜鉴,对照自身工作,查找不足和差距,避免重蹈
覆辙。
(二)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担子
做好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强化
责任担当,把工作担子压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一是明确领导责任,
发挥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自部署、亲自督查
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区委常委要分片负责,深入所联系
的乡镇(街道),指导排查工作;各乡镇(街道)书记或主任要
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抓好本地区的排查工作。二是落
实部门责任,加强协同配合。相关区直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
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水利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
排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应急处置
的准备工作;财政部门要保障排查和整改所需的资金等。三是细
化基层责任,确保层层落实。村(社区)书记、河长、水利设施
负责人是水利设施安全的直接守护者,要明确他们的具体责任,
让他们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要建立责任清单,把责任落
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确保排查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安全第一
在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
全事故的底线。一是坚守安全红线,不越雷池一步。要深刻认识
到水利设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追求经
济利益或其他目标而忽视安全。在排查和整改工作中,要严格按
照安全标准执行,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二是做好最坏打算,争
取最好结果。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制定完善的应对
预案。在排查中,要尽可能发现所有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
施进行整改,确保在发生险情时能够及时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强化风险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水利设施的安全风险具有不
确定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因为一时的平静而放松警惕。
要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点,采取措
施加以防范。
(四)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工作合力
做好水利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加强思想引导,提高共识。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水利设
施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排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自觉支持和
参与到排查工作中来。二是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联动。要整合区
委、区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社会各界
的力量,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在排查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协调,
相互支持配合,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三是营造良好氛围,激
发动力。要大力宣传在排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
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
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聚焦排查工作,不留安全死角
排查工作是发现隐患、解决问题的前提,必须做到全面、细
致、深入,确保不留任何安全死角。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全区所有水利设施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
(一)扩大排查范围,实现全面覆盖
要打破以往的排查局限,扩大排查范围,确保所有水利设施
都纳入排查视野。一是涵盖各类水利设施,不遗漏一处。要对全
区的水库、堤坝、水闸、泵站、灌溉渠道、排水管网、农村饮水
工程等各类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
无论是政府管理的还是集体或个人管理的,都不能遗漏。二是延
伸排查周边区域,不留空白地带。在排查水利设施本身的同时,
要延伸排查其周边区域。比如,水库周边的山体是否存在滑坡、
塌方的风险;堤坝下游的村庄、农田是否处于安全地带;排水管
网周边的道路、建筑物是否会因排水不畅而受到影响等。三是兼
顾城乡不同区域,做到一视同仁。城市和农村的水利设施在功能
和特点上存在差异,但在排查工作中要一视同仁,不能重城市轻
农村。农村的小型水利设施数量多、分布广,更要加大排查力度,
确保农村地区的水利安全。
(二)创新排查方法,提升排查效能
要改变传统的排查方式,积极创新排查方法,提高排查的效
率和准确性。一是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排查精度。可以利用无人
机航拍、卫星遥感、水下探测等科技手段,对一些难以到达或肉
眼难以观察的部位进行排查。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清晰地了解
水利设施的内部结构和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二
是组织专业队伍,增强排查能力。要抽调水利、地质、工程等方
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的排查队伍。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
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
科学合理的整改建议。三是发动群众参与,拓宽排查渠道。群众
是水利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对设施的运行状况最为了解。
要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