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强
化司法保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在司法保障企业发展方面的
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
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
关领导同志,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
局、市司法局等政法系统单位班子成员,以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涉
企服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法院、*区政府、市工信局、*县司法局作了汇
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
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中司法保障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而司法保障则是营
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和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
主体对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期盼日益强烈。司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
一道防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从我市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6万
户,较2020年增长了42.3%,其中企业数量4.8万户,个体工商户10.8万户。这些市
场主体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增长、就业
稳定和民生改善。然而,在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各类涉企纠纷也不断涌现,合同
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涉企
案件12300件,较2023年增长18.5%,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主体维权意识的增强,另
一方面也凸显了司法保障在化解涉企矛盾、维护市场秩序中的重要性。市法院在处
理某供应链公司与某商贸公司的大额涉企合同纠纷案时,秉持善意执行理念,采
用“活封活扣+积极调解”的方式,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被执行
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通
过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不仅让两家企业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为其他市场主体
树立了信心,彰显了我市司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化司法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公平公正的
司法环境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反
之,如果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就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市场主体利益,阻碍经济
社会发展。因此,全市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强化司法
保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各
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在司法保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为市场主体
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司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维权渠道更加畅通。全市法院系统深入推
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设立了涉企纠纷专门调解室,聘请了200余名企业代
表、律师、行业专家等担任调解员,2024年共调解涉企纠纷4500余件,调解成功率
达到68%,较2023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市法院建立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
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平均审理周期较普通民事案件缩短
了25%。同时,积极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官深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
等企业集中区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防范指导等服务,2024年累计开展活
动120余次,服务企业3000余家。市检察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加大对企业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2024年共办理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案件35件,挽回企业经济损
失800余万元。同时,开展涉企刑事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对公安机关办理的涉企刑事
案件进行全面排查,纠正了一批执法不规范问题,保障了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
益。
(二)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司法公信力明显增强。全市公安机关深
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了涉企执法“负面清单”,明确了18种禁止性行为,防止
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2024年,开展涉企执法检查专项整治行
动,查处了5起违规执法案件,处理相关责任人8名。同时,建立了涉企案件快速办
理机制,对涉企刑事案件快侦快办,2024年平均办案周期较以往缩短了30%。市司法
局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开展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督促
各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执法程序。2024年,共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60件,纠正
了12件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推进“法治
体检”活动,组织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2024年共为2000余家企
业进行了“法治体检”,发现并帮助企业整改法律风险隐患500余处。
(三)涉企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矛盾解决效率显著提高。除了市法院处理
的某供应链公司与某商贸公司的合同纠纷案外,全市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还积
极探索多元化涉企纠纷解决机制。*区建立了“企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整合了法
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实现了涉企纠纷“一站式”受
理、“一揽子”解决,2024年共化解涉企纠纷800余件,平均化解时间较以往缩短
了40%。市工商联与市法院建立了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发挥工商联联系企业的优
势,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2024年共成功调解涉企纠纷300余件。同
时,各行业协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市企业家协会成立了行业纠纷调解委员
会,2024年调解本行业纠纷150余件,有效维护了行业市场秩序。这些成绩的取
得,是全市各级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我市在优化营商
环境司法保障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
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司法服务的精准性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的服务
意识还不够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还不够完善等。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
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升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水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工作水平
针对当前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上级部署
和我市实际,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司法政策供给,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各级司法机关要深入研
究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强的司法政策和指导
意见,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市法院要制定涉企案件审理指南,对合同纠
纷、股权纠纷、劳动争议等常见涉企案件的审理标准和裁判尺度进行统一,确保司
法裁判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同时,要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指导企业依
法经营、防范风险。市检察院要出台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检察机关
在保护企业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方面的职责和措施,加大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
犯罪的打击力度。市公安局要制定涉企执法操作规范,细化执法流程和标准,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