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区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会议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全区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殡葬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 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我 区殡葬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移风易俗取得新突破。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区民政局主 要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各街道(镇)分 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及民政办主任、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刚 才,区民政局、*街道、*镇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在殡葬 改革和移风易俗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和成效,讲的都很好,有思路、有举措、有亮 点,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 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 殡葬改革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生态、关乎文明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到千 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近年来,党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开展工作 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我区来看,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更是势在必 行、刻不容缓。 从民生福祉角度看,传统殡葬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比如一些地方的土葬占用了 大量优质耕地,*镇部分村庄的传统墓葬区占地面积已达千余亩,随着人口增长,土 地资源日益紧张,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同时,传统丧葬仪式往往花费巨大,据不完 全统计,我区农村一场传统葬礼的平均花费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这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容易导致群众因婚丧嫁娶而返贫致贫。 而推行惠民节地生态安葬,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像《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 在全区农村推行惠民节地生态安葬的办法》中就明确了奖励标准,对选择树葬、 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的,每例补贴20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经济压 力,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讲,传统土葬中,棺木、墓碑等多为木质和石材,不仅消 耗大量自然资源,而且在安葬过程中以及后续的祭扫活动中,容易对土壤、水源和 空气造成污染。例如,*街道周边的一些传统墓葬区,由于长期使用塑料袋、纸钱 等祭祀用品,每逢祭扫高峰期,周边环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垃圾清理难度 大、成本高。而生态安葬采用环保材料,不立大型墓碑,能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有利于保护我区的绿水青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而言,一些地方的丧葬陋习,如大操大办、攀比浪费、封 建迷信等,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在*社区,曾经出现过为了“面子”,一场葬礼动用 几十辆轿车送葬、摆几十桌宴席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助长了 奢靡之风。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能够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节俭的 丧葬理念,摒弃陈规陋习,弘扬优良传统,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 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把这项工作 抓紧抓实抓好。 二、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当前殡葬改革与移风易俗工作的形势 近年来,我区在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客观分析、准确把握。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区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 于在全区农村推行惠民节地生态安葬的办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 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生态安葬的补贴标准、办理流程、党员干部的 责任义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据统计,自政策实施以 来,已有200余户家庭享受到了生态安葬补贴,补贴金额达40余万元。 二是宣传引导持续加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民政局联合开展了多场“深 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主题宣讲活动,像走进北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 所的那场宣讲,就有80余人参加,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干 部群众对殡葬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和支持度。各街道(镇)也通过宣传栏、微信群、 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生态安葬的好处和丧葬新风尚,累计发放宣传 资料5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3000余张。 三是生态安葬稳步推进。我区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在*镇建成了 一处生态公墓,占地面积50亩,可容纳骨灰安葬1万余具,目前已有300余具骨灰 在此安葬。同时,鼓励群众选择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生态安葬率逐年提 高,从2020年的15%提升到2024年的35%。 四是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 施意见》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带头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带头实行生态 安葬,带头抵制丧葬陋习。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0余名党员干部签订了带头推动殡 葬改革承诺书,在办理亲属丧葬事宜时,主动选择生态安葬,为群众作出了良好示 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仍有差距。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认为“入土为安”是天 经地义,对生态安葬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在*村的一次入户调查 中,有60%的村民表示不愿意选择生态安葬,担心这样会“对不起祖宗”。一些干部对 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同街道(镇)、社区(村)之间工作进展差距较 大,有的地方行动迅速、成效明显,而有的地方则进展缓慢、效果不佳。街道在生 态安葬推广方面走在前列,生态安葬率达到了50%,而镇的生态安葬率仅为20%,差 距较为悬殊。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我区建成了一处生态公墓,但数量仍然不足,且 分布不够合理,不能满足群众的安葬需求。部分农村地区的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 低、管理不规范,环境脏乱差,影响了群众的选择意愿。 四是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对违规土葬、修建硬化大墓等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不足,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在*街道辖区内,曾发现3起违规修建硬化 大墓的情况,但由于处理不及时、不严格,未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