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
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
和精神力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
重要战略任务,必须抓紧抓实。
深刻认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
而且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国民素养等软实力。我国更加
突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
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
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
气神的凝聚”,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讲清楚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文化软实力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认
识上的持续深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
的历史进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步由国际秩序的被
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随着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我国的硬实力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甚至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时必须看到,国家硬实
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带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目前,我国文化软实
力与硬实力尚不匹配。具体来说,我们在对外传播资源整合以及
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国际舆论场上的音
量也不够大。在话语表达、阐释技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存在有
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情况。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我们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杂严峻,这不仅需要加快提升国
际传播能力,打破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涉华舆论屏障,还需深入挖
掘和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将我国“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出来。必须改变过去我国国际形象由“他
塑”而非“自塑”的状况,努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
中国形象,并着力总结、提炼、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
验与成就,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为推进
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高度重视提升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强调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
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
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国际
传播能力建设上切实发力,努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保
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拉锯博弈仍在
持续。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影响力
不断扩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推进,“西强东弱”短期内不会
改变,但“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态势日益显现。根据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
2024 年全球南方的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 40%,对世界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到 80%。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必然导致信息权力的
重构,国际话语权逐渐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新兴经济体和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主办或参与国际会议及媒体、
智库合作发出理性声音,推动改变既有治理体系中不均衡、不合
理的部分。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