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经验材料
2025年以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聚焦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年”目标,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
织整顿作为夯实执政根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
扣“摸排精准、施策务实、长效巩固”三个关键环节,以“钉
钉子”精神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脱胎换骨”。全县12个被列
入整顿对象的村(社区)党组织,经过6个月集中攻坚,全部实
现“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的转化目标,基层党组织政治
功能和组织功能显著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坚强组织保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准把脉“开方子”,破解“病因不明”难题
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前提是找准“病灶”、开对“药
方”。我县坚持“不捂盖子、不走过场”,通过“拉网式排
查+立体化研判”,把问题查深查透、把症结析准析透。
一是“三级联审”摸实情。建立“村(社区)自查、乡镇初
审、县级复审”三级排查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纪委
监委、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8个部门组成专项调研组,深
入21个乡镇(街道)开展“下沉式”调研。调研组采取“听、
查、访、评”四步工作法:“听”即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听
取“两委”班子、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对班子运行的真实评
价;“查”即查阅近年党建台账、民主评议、项目资金使用等
资料,核对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访”即随机入户走
访,重点与脱贫户、监测户、上访户等特殊群体谈心谈话,收
集对党组织的意见建议;“评”即组织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凝聚
力、服务群众能力等6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通过“三级联
审”,共排查出组织生活不规范、服务群众能力弱、矛盾问题
突出等3类12个具体问题,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12个,其中村党
组织10个、社区党组织2个,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
准”。
二是“四必访五必查”挖根源。针对部分村“问题藏得深、
矛盾捂得严”的特点,创新开展“四必访五必查”工作
法:“四必访”即访离任村干部、访老党员、访致富能手、访
困难群众,通过“关键少数”和“普通多数”的双向视角,全
面掌握班子运行真实状态;“五必查”即查班子配备是否健
全、查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查集体经济是否薄弱、查矛盾纠纷
是否化解、查群众满意度是否达标。如XX镇XX村,在前期自查
中被列为“一般村”,但通过“四必访”发现,村党支部书记
与村委会主任长期不合,导致“三重一大”事项议而不决,群
众反映的3件民生实事拖延半年未解决;“五必查”进一步核
实,该村近3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且存在1起土地流转
合同纠纷未化解。这些隐藏问题被“深挖”出来后,县委组织
部立即将其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名单,为精准施策奠定了
基础。
三是“解剖麻雀”定类型。在全面排查基础上,组织县委党
建办、党校专家对1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体会诊”,按
照“班子软、队伍散、经济弱、矛盾多”四大类型分类建
档,逐一制定“一支部一策”整顿方案。例如,对“班子软弱
型”党组织(如XX乡XX村),重点强化“头雁”引领;对“队
伍松散型”党组织(如XX镇XX社区),重点加强党员教育管
理;对“经济薄弱型”党组织(如XX镇XX村),重点推动产业
发展;对“矛盾突出型”党组织(如XX街道XX村),重点化解
信访积案。这种“量体裁衣”的分类施策,避免了“一刀
切”“一锅煮”,让整顿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靶向发力“治根子”,破解“整改不实”难题
整顿工作的关键在“改”,核心在“效”。我县坚持“当下
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聚焦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
单“三张清单”,以“硬核”举措推动问题清仓见底。
一是“书记领办”强责任。建立“县级领导包联、乡镇党委
书记主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的三级责任体
系,12名县级领导带头包联软弱涣散党组织,每月至少1次到村
调研指导;21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每人联系1个整顿对
象,全程跟踪整改进度;1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签订《整
顿承诺书》,将整改任务细化为具体事项、明确完成时限。
如XX镇XX村因党支部书记能力不足被纳入整顿,县委常委、组
织部部长直接包联,指导乡镇党委调整村“两委”班子,选
拔35岁、大专学历的返乡创业青年担任党支部书记。新班子上
任后,第一时间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公开承诺“3个月解决灌溉
水渠堵塞、6个月建成文化广场”等8件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
赢得群众信任。
二是“多元联动”聚合力。针对部分软弱涣散党组织“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