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
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主题、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深
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健
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
实践厚植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推进重大改革落地见效。聚焦推进人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我市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稳妥
推进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
究,实地调研督导10余次,出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急难愁盼、推动养
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等政策文件,督促主责部门细化
配套文件41项,建立工作机制12个。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全力推进救助管理区
域性中心、服务类社会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新就业形态人员职
业伤害保障等全国改革试点10个。对全会确定的2025年17项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化、
项目化管理,定期研判、压茬推进,目前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二)稳就业促增收成效显著。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
向,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就业、省级领导抓增收工作机制,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和
居民增收联动发展。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
务的60%、103.9%。推出升级版稳内拓外14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7条、加
力挖潜扩容12条等增量政策,落实社保“降返补”政策,稳定岗位近30万个。创新高校
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的给予每人每
月500元生活补贴。截至目前,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76%,高于去年同期近5个百分
点。健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促进消费、助企纾困、就业创业与居民增收联动机
制,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两新”政策扩围,定期开展居民增收因素分析
会商,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
(三)社保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聚焦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
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目标要求,不断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拓展“数
据找人”试点成果,将更多人群纳入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参
保531万人、128万人、154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
制,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306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2%。推动渐进式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平稳落地,1.3万人办理弹性提前退休,占退休总数80%以
上。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99.4万人参保,较制度放开前提高82%。拓展城乡居
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试点,为5070名参保群众补助14.67万元。深入实施工伤保
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各市、县(区)工伤职工共享
跨省直接结算便利。
(四)人才体系建设持续加力。聚焦我市“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大力实施“才
聚我市1134”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和聘用管理改革的意见》,优化教科文卫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推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首次增加技术经理人高级职称评审。出台《“我市工匠”技
能品牌评选办法》,精准组织补贴性培训2.6万人次,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6444人
次、新业态培训3763人次。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落地。开展“标准
落实年”活动,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自主评价“应评尽评”。成功举办第二届我市乡村振
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区酿酒师大赛。“我市煤气化技术创新专家服务基地”获批国家级
专家服务基地,“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控制阀技术革新交流”入选人社部海外赤子为国服
务行动计划。将外国人社保登记、职称评审纳入外国人工作、居留联办站服务事
项,实现了四项申请“一窗通办”。
(五)和谐劳动关系安全稳定。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法律法规宣传、矛
盾风险排查、权益维护保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企业健康安
全发展“宣传队”“引路人”“排雷手”“守护者”。出台《企业实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