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
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
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以及在XX督导
检查时的重要指示,以及省长在全省防控工作会议上的部署要
求,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动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再强化、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
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前我
市面临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风险不容忽视,其防控成效直接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因此本次会议意义重大,既是
对既往工作的总结检视,更是对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再动员再部
署。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疫情复杂性、严峻性,切实提高政治
站位,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与市委工作要求上
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紧迫
感,科学精准、协同高效地筑牢防控屏障,确保城市健康安全运
行。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人民至上,深化认识夯实政治责任根基
做好疫情防控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基本民生保障。各级各
部门必须深刻领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
最新决策指示,充分认识其传播特性、潜在风险及防控难点,进
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与底线思维,将防控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中谋划推动,确保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级领导
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守土尽责,展现政治担当。
(一)健全防控责任体系。压实“四方责任”,特别是属地
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及个人自我防护责
任,是构筑严密防线的基础。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
责任人,对辖区防控工作负总责,牵头建立协调高效、运行顺畅
的指挥调度机制,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执行有力。行业主
管部门需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依据法定职责和最新方案要求,细
化制定本行业系统防控细则,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消除监
管盲区。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防控管理制度,严格执
行疫情报告制度,落实环境清洁、病媒消杀、健康监测等关键环
节要求,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每一个市民都应认识到自身是健康
的第一责任人,自觉遵守防控规定,主动配合流调溯源、核酸检
测等措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因责任不
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得力而引发疫情扩散的,将依法依规
严肃追责问责。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疫情监测与
多点触发预警系统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核心保障。
要持续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急诊等前沿哨点的监
测敏感性,规范预检分诊流程,严格病例定义与诊断标准,确保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能够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采样检测。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须科学设定监测点网络,重点覆盖输入风险高、
人口密集区域,运用病原学监测、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等手段,动
态分析疫情态势与传播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充分利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通卫健、海关、交通、社区等
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疫情、症状、环境监测等多源数据实时汇
聚、动态分析。建立分级响应的预警发布机制,明确不同风险级
别下的应对策略、响应流程与部门职责,确保预警信号转化为有
效的防控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监测数据的综合研判与风险评
估,为精准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织牢病媒综合防控网络。有效控制传播媒介伊蚊的孳
生与密度是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的关键环节。要推行以环境治理为
基础的科学防制策略,各城区、街道、社区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聚焦清除积水死角、整治环境卫生等基础性工作,最大限
度消除蚊虫孳生地。水务、住建、城管、园林等部门要按职责分
工,加强对建筑工地、公园绿地、住宅小区、地下空间、沟渠水
体等重点场所的日常巡查监管,确保无蚊媒孳生隐患。在环境清
理基础上,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控制成蚊密度。疾
控专业机构需科学评估本地区伊蚊抗药性,合理选用高效低毒药
物,指导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精准消杀工作。加强病媒生
物防制专业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研究推广新型环境友好型
防制技术应用。建立覆盖全市的伊蚊密度监测网络,按季度或特
定阶段公开发布监测数据与风险提示,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防护。
二、聚焦关键环节,狠抓落实提升全域防控效能
各项防控措施必须环环相扣,精准高效落地。要在总结前期
工作经验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对标国家最新防控
方案和省部署要求,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防控能力整
体跃升。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防控、精准施
策”的基本方略,动态研判风险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切实织密
织牢防控网。
(一)强化重点区域社区防控。一是实施精细化社区管理单
元防控策略。以社区(村)为基本作战单元,将防控资源下
沉,强化网格化管理,确保防控力量覆盖至每个楼栋、每条街
巷。建立“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家庭医生+志愿者”联动的防控
团队。二是狠抓重点场所防控管理。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福
利院、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必须执行最严
格的防控标准,落实封闭管理与健康监测。对农贸市场、商超、
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人员密集流动场所,加强入口体温检测、
健康码查验、环境高频次消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规定动作。
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全本地常住及外来重点
人员(如来自流行区人员、高风险职业暴露人员等)的健康档
案。社区医疗机构需提供便捷的监测与健康咨询服务。
(二)筑牢医疗救治保障防线。一是优化预检分诊与发热门
诊流程。所有医疗机构均应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提升初筛甄别
能力,准确分流引导发热等有症状患者。加强发热门诊规范化建
设与管理,确保标识清晰、通道独立、分区明确、防护到位。配
强专业人员力量,严格执行“应检尽检”要求,避免院内交叉感
染。二是提升定点医院救治能力。指定并强化具备救治条件的医
院作为定点收治机构,按照“四集中”原则(集中患者、专家、
资源、救治),配齐呼吸机等关键设备,储备充足抗病毒药物及
对症治疗药品。组建多学科专家救治团队,加强会诊与疑难病例
讨论,应用适宜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尽最大努力救治患
者,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三是规范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将院感
防控作为医疗工作的生命线,层层压实院感管理责任。严格落实
消毒隔离、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患者陪护管
理等核心制度。加大对保洁、安保、护工等辅助人员培训与防护
监管力度。定期开展院感风险排查与应急演练。
(三)深化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一是彻底清除病媒孳生环
境。将环境整治列为日常性重点工作,组织发动群众持续开展以
清除各类小型积水、整治卫生死角、疏通沟渠河道、规范垃圾储
运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住建、城管、水务等部门要加强监
管,确保建筑工地、废旧物资回收站、待开发地块等易积水点管
理规范,定期检查清理,杜绝蚊媒滋生。二是规范公共区域病媒
防制。科学规划和使用公共绿地积水点的管理措施。城市管理部
门统筹做好道路雨水排放系统、公园水体治理。爱卫办组织专业
机构进行病媒密度控制。三是提升人居环境健康水平。将健康理
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和治理全过程。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露天垃圾堆放。加强公厕等公共卫生设施
建设与管理。提升餐饮服务单位后厨卫生管理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一是精准开展科普知识宣
传。依据不同人群特点和传播媒介特性,制定并滚动更新科普宣
传内容,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小区
宣传栏等多种平台进行权威发布。突出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早
期症状、预防措施(特别是防蚊灭蚊和个人防护)、就医指导等
核心信息,提升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
切,澄清谣言。二是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围绕“健康城
市”、“健康村镇”建设目标,将防控工作融入爱国卫生运动长
效机制,广泛开展以环境治理、病媒控制、疾病预防为核心内容
的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如健康社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