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镇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
与医德医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院工作推进会,主题鲜明、意义重
大。会议聚焦两大核心议题:一是如何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
体建设,二是如何深入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这两项工作,一
个是关乎我院未来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强筋健骨”的系统
工程;另一个是关乎医疗行业生存之本的作风建设,是“固本清
源”的灵魂工程。将二者并列起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中心任务来抓,足见其极端重要性。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思想
统一会、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工作加压会。下
面,我结合本次会议的主题和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讲三点
意见。
一、深刻认识“双轮驱动”的战略意义,筑牢卫生健康事业
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已经
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向“看得好病、服务好、负担
轻”转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德
医风建设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如同驱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两
个车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医德医风是立院之本,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定盘
星”。医疗卫生事业是“仁心仁术”的事业,医德医风是医疗卫
生行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对医疗服务的
信任度。一个地区、一家医院,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引进设备、培
养人才来提升,但良好的医德医风,却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的文化熏陶和制度约束。如果医德失范、行风不正,即便拥有最
先进的技术、最现代化的设备,也无法赢得患者的真心信赖,甚
至会动摇整个医疗体系的公信力根基。近期,全国上下都在开展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医德医风的专项治理,这绝非一阵
风,而是刮骨疗毒、激浊扬清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把医德医风
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将其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和必
须坚守的“生命线”,以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守护医者的职业
尊严,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
第二,医共体建设是强院之路,是决定我们能飞多高的“推进
器”。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大医院人满
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普遍存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
设,正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破解这一难题开出的“良方”,是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核心要义在于整合县域内
医疗卫生资源,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形
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
格局。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率要力争达到90%以
上,这是一个硬指标。对于我们*镇卫生院而言,作为医共体的重
要组成部分,绝不能把自己看作是简单的“卫生院”,而是县域
医疗服务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我们既要接得住上级医
院下沉的优质资源,也要服务好辖区内的居民和村卫生室。建好
医共体,不是简单的挂牌子、走形式,而是要通过深度的资源融
合、管理协同、服务联动,真正提升我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和服务
能力,让我们在县域医疗卫生体系中找准定位、体现价值,最终
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改革目标。
第三,二者相辅相成,是实现协同发展的“动力源”。良好的
医德医风是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只有医务人员廉洁行医、用心服务,才能在群众中建立起信
任,患者才愿意相信我们的诊疗建议,接受在基层首诊或由上级
医院转诊回基层康复。没有信任,分级诊疗就无从谈起。反过
来,紧密型医共体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平台和抓
手。在医共体内部,可以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监督
管理体系。通过将医德医风表现与个人收入、职业晋升等直接
挂钩,能够更有效地规范医疗行为,形成正向激励。因此,我们必
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医德医风建设净化医疗生
态,以医共体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形成“1+1>2”的叠加效应,共
同推动我院乃至全县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医德医风建设与医共体改
革走向纵深
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关键在于行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
向和目标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确保各项部署不折
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重塑风清气正的医疗生
态。医德医风建设,必须动真格、见实效,绝不能搞“下不为
例”的自我原谅,更不能有“法不责众”的错误心态。首先,要
守住底线,划清红线。会上学习了医德医风的相关要求,特别是
集中整治的七个重点任务,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具体靶向。从收
受“红包”、回扣,到不合理检查、过度用药;从服务态度生冷
硬,到处方中的“潜规则”,这些都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
题,也是我们必须坚决根除的顽瘴痼疾。全院每一位职工,包括
我们的村医同志,都必须逐条对照、深刻反思、立即整改。院领
导班子和各科室负责人要带头作出廉洁承诺,自觉接受监督,真
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其次,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近
期,卫生健康系统内曝光了一系列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人深
省。比如,据通报,*市某区级医院的一名科室主任,利用职务之
便,在药品和耗材采购过程中,长期与医药代表内外勾结,收受回
扣高达数十万元。其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更导
致患者用药成本无端增加,加重了群众负担。最终,此人被开除
党籍和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多年的职业生涯毁于一旦,令
人扼腕叹息。这样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训极其深刻。我
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伸手必被捉,任何心存侥幸的试探,最终都
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院里将建立警示教育常态化机制,定期组织
学习讨论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