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全面了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根
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2025 年 8 月 4 日,区人大常委会
XX 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及相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
对我区部分街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
组先后实地考察了 XX 街道 XX 社区、XX 志愿者站及 XX 街道
XX 党群服务站,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民宗办和相关街道的
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与实践探索
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调研组认为,我区始终将民族团结
进步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积极探索新时代城
市民族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社区阵地建设,打造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家园
基层社区是城市民族工作的根基。我区高度重视社区阵地的
建设与功能发挥,致力于为各族群众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
乐的社会环境。在 XX 街道 XX 社区,调研组看到,社区通过高效
整合党群服务站、社区运营服务中心等物理空间,成功构建了一
个多功能、开放式的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阵地。该社区作
为一个以人才公寓为主的新型居住区,创新性地推行“主理人”
自治共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包括各族居民在内的全体社区成员
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社区通过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联谊、政策宣讲、生活服务等
活动,有效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
交融。据有关方面介绍,XX 街道整体服务水平近年来持续提升,
近两年每年组织的各类社区活动超过百场,服务人群近30万人次,
居民满意度稳步提高。在此良好基础上,XX 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
呈现出活跃态势。据不完全统计,自 2024 年以来,社区组织的各类
融合性主题活动累计吸引了超过 5000 人次参与,在多次满意度测
评中,居民对社区组织活动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 95%以上。这一
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
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情感,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
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构筑民族工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我区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
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工作从“做了”向“做好、做优、做
响”转变。XX 街道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品牌项目建设方面的探
索尤为突出。调研组在 XX 街道 XX 党群服务站了解到,街道党
工委以党群服务站为核心枢纽,成功打造了“情聚可爱里”等一
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党建特色品牌项目。
该品牌项目聚焦辖区内外来务工群体及其子女等特定人群,
通过精心设计“学在可爱里”、“欢聚可爱里”等系列活动,有效
改善了随迁家庭的亲子关系,大力促进了社区融合,其成效获得了
社会治理创新领域的专业认可,入选了高级别的优秀实践案例。
在运行机制上,该项目形成了由街道党工委统筹领导、党群服务
站具体实施、多元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跨部门协作模式。资金保
障方面,则构建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党费活动经费为补充、
链接社会公益资源为拓展的多元化保障体系。这一模式有效整合
了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实现了从“服务提供者”到“资源整合者”
的角色转变,推动了民族工作与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
形成了品牌化的发展新格局。
(三)凝聚社会多元力量,拓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新渠道
我区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注重跳出“就民族工
作抓民族工作”的局限,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大宣传、大
教育的工作格局。位于 XX 核心区域的 XX 志愿者 V 站就是一个
生动的例证。该站点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人流量大
的特点,组织志愿者在为中外游客提供问询、指引等常规服务的
同时,积极承担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的
使命。
志愿者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来往的各
族群众和海内外游客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使小小的
志愿者服务站变成了展示我区民族团结进步风貌的重要窗口。这
种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志愿服务、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治
理的创新做法,拓展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调研了解到,
我区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
为依托志愿者力量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种模
式广泛凝聚了社会力量,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深入
人心,有效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
业的良好氛围。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城市
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区在创建工作中仍面临一些亟
待破解的难题和挑战。
(一)民族工作与城市发展融合度有待加深
调研发现,我区民族工作虽然在社区和特定领域取得了不少
亮点,但在与城市发展的宏观战略,特别是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
等重大议题的系统性融合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XX 副主任在
座谈中强调,要注重工作融合,将民族工作与当下具体工作有机结
合。当前,在一些新规划的商业街区、旧区改造项目或新兴产业
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如何前瞻性地嵌入民族文化元素、如
何满足各族群众在新业态、新空间中的特定需求,尚缺乏一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