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关
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新部署,总结成绩,分析形势,压实责任,
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县委 X 书记
发表了重要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
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全
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 XX 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我们的工作亮点纷呈,成果可圈可点。一是绿色发展的示范
效应初步显现。我县 XX 镇 XX 村成功入选“中国零碳村镇促进
项目”首批试点,这不仅是全市的唯一,更是全省的殊荣。这块“金
字招牌”的背后,是我们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的坚定决心。
我们正积极探索以“光伏驱动、生物质循环、智能调控”为核心
的技术路径,通过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和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
建设,推动能源结构根本性变革。据初步测算,该试点项目全面建
成后,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约 60 吨,不仅能满足全村的用能需求,还
能为村民带来超过10万元的集体经济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生态屏障的防护能力显著
增强。我们深入实施 XX 沙地综合治理,将其作为筑牢 XX 区域
生态安全屏障的“头号工程”。截至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累计完成
沙地治理 15万亩,区域林草覆盖度提升了 3个百分点,有效遏制了
风沙侵蚀,保障了农业生产和人居安全。三是污染防治的攻坚力
度持续加大。我们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
了阶段性成效。今年 1 至 7 月,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2.5%,PM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8%,稳定在 35 微克/立方米以下;
主要河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 100%,县级集中式饮
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4%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
县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生态环境保
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面临的挑战依
然严峻复杂。对照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我们仍有一
些“硬骨头”需要啃。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 9 项整
改任务中,仍有 7 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深化。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仍需深化,部分区域畜禽养
舍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推进缓慢,对水体和
土壤构成潜在威胁。二是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仍有短板,部分乡镇
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不高,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体系尚不完善。三是部分“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够彻底,存在死
灰复燃的风险,监管压力巨大。四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完全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氛围还不够浓厚。这些问题,既
是环保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的紧迫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等不
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把生
态环保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到位。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坚决打赢新时代生态环保攻坚战
做好下一步工作,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
导向相统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超常的决心和力度,全
力推动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第一,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让“XX 蓝”成为常态。
空气质量事关群众最直接的幸福感。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一要狠抓工业源头管控。对 XX 产业开
发区、XX 工业区等重点区域,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确保所
有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特别是要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
和氮氧化物的协同控制,力争到 2025 年底,这两项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削减 5%。二要狠抓移动源和扬尘源治理。
要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同时,要将全县所有
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和矿山企业纳入网格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