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深入分析当前项目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
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
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迅速掀
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
劲的动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
和紧迫感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是衡
量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牢固树
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
是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成功举办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1
个重点项目鸣枪开工,总投资额达到 23.2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6.4 亿元,涵盖了工业升级、乡村振兴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关
键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
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也为我们完成全年目标
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项
目建设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项目建
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部分项目推进速
度不及预期,存在“年初开门红、年中后劲乏”的现象;部分项
目在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环节仍然存在难点、堵点;个
别单位和干部对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
想,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
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
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抓项目就是抓
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高
四着力”的工作框架上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
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
效。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支撑发展高质
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
发展的布局之年,抓好项目建设,既是决胜当下的关键之举,也
是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
向、结果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发力,推动项目建设工
作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链式思维”,在谋划储备上实现新突破。项目
谋划是项目建设的“总开关”。谋划的深度,决定了发展的广度。
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抢抓国家宏观政策机遇,紧密围绕“十五五”
规划的编制工作,立足我区资源禀以及产业基础,超前谋划储备
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一要聚焦主导产业
抓谋划。要强化产业链式思维,围绕我区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的塑
料制品、大蒜加工、精密制造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
企业。例如,在塑料制品产业方面,要支持像 XX 金丹、XX 云
塑业这样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延伸
产业链条,推动从原料深加工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大蒜产业方面,要朝着到 2025
年种植面积扩大到 20 万亩、冷库贮藏能力达到 40 万吨、培育 3
-5 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深加工龙头企业的目标迈进,建设高标
准的大蒜专业交易市场,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二要聚焦新
兴领域抓谋划。要紧盯新基建、智能制造、生态环保、文化旅游
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
动能。三要聚焦民生改善抓谋划。要持续加大在教育、医疗、养
老、交通、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领域的项目谋划力度,如此前规
划的总投资近 18 亿元的 XX 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计划投
资数千万元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要加快推进,让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二)强化“要素保障”,在资源配置上探索新路径。项目
要落地,要素必先行。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是项目建设
提速增效的关键。我们必须拿出创新举措,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
题。一要创新融资模式。要改变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传统模
式,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体系。要
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积极
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府补贴、社区贡献、企业支持相结合的共
建共享模式。例如,我区在推进“污水—坑塘”协同治理这类生
态环保项目中,就应积极探索此类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项目不
仅能建起来,更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
预算分配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二要优化土地供给。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的根本保
障。要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地”等创新方式,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
高新技术项目的用地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投资产出强度。
对已确定的项目,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简化审
批流程,加快用地手续办理,确保项目“净地”交付,拿地即开
工。三要提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