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分析和对
策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
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
文章”(“土特产”即农特产品及加工产品中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
产品)。近年来,XX 县立足“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
提高“产”的效益,大力发展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优势产
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各类矛盾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以来,我列出县内规模较大的 17 家农副食品加工
企业,通过点对点入企走访、面对面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
产经营现状,深入探讨未来发展的出路方向,现场办公解决了一
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期间还带领相关部门赴三原县考察学
习。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XX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XX 县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品生产到多门类生产、从浅加工到精
深加工、从市域内销售到走出市域、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发展过
程。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
业作为链接三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引导扶持,加快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
资,极大地促进了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
全县注册农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17 家、小作坊 46 家,初步形成
了以八千里豆业、劳山鸡业、XX 美水酒、甘美矿泉水等为龙
头,豆制品、禽蛋制品、卤肉制品、酒水饮品以及菜、畜、果、
小杂粮加工销售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20XX 年,全县农副食品
加工业实现产值达到 XX 亿元,贡献税收 XX 万元,带动就业
2000 余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
二、面临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成绩让人欣慰,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 17 家企业进行调研
走访和座谈交流,XX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
传统优势在市场大背景下逐步丧失,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尚未有效
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任重道远。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XX 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起步早,但发
展过程曲折,与周边省市相比,龙头企业在从业人员数量、产销
规模、营业收入、市场份额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从纵向维度看,
部分传统优势产品产值和市场份额正在缩减,劳山鸡蛋产值由最
高时期 XX 万元下降至的目前的 XX 万元左右,占延安市场份额
由 40%下降至 10%,随着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还有进一步下降
趋势。从横向维度看,目前全县仅有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3 家,
产值 XX 万元以上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8 家,产值亿级规模的企
业为零,与河南漯河、陕西三原食品加工园区动辄亿级、十亿级
企业相比,XX 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缺乏重量级龙头企业引领。
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全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仓储、
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虽然存在一定关联,但依然是各自运作、
利益自享、风险自担,3 家豆制品加工企业原料主要来自外省或
外市,与本地农产品未形成有效供应链、利益链。调研发现大部
分企业设备落后,工艺简单,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
力弱。比如八千里食品公司生产的调味豆腐干出厂价3.1万元/吨,
原料及生产成本 2.98 万元/吨,利润仅 1190 元/吨;美水酒有限
公司和洛河川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毛利率仅有 15%左右;婆姨汉食
品公司生产的产品没有自动化包装设备,人工成本过高进一步压
减了利润空间。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低,
导致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偏低,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市场销售渠道不广。市场培育、高端营销是 XX 农副食品加
工产业面临的最大短板,企业产品销售主要通过直营加盟和代理
商销售渠道,市场溢价明显,利润空间有限,进而加剧了企业扩
大再生产的压力。线上销售起步晚,目前仅有八千里食品公司和
新迎纳豆公司开展了线上直播销售,20XX 年完成线上销售额
XX 万元,占全县农副食品销售额总量 1.1%。懂策划、会包装的
人才少,营销环节投入资金少,产品缺乏叫得响的“卖点”“爆
点”。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通项目的建成投产,关联带动电商
销售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自然搭档苹果集散销售基地项目年
销售额达 X 亿元以上,新迎纳豆公司线上销售额已突破 XX 万
元,且成长潜力巨大。
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调研走访的 17 家企业,实际管理人学
历为大专及以上的仅占 14%,其余均为高中、初中学历,年龄主
要集中在 40-55 周岁,经营理念较为粗放,缺乏知识更新,面对
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转型升级的巨大风险顾虑较多,有患得患
失的心态,大多数企业对自身产品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对未来
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有“走一步看一步”“小富即安,小成则满”
思想,缺乏闯市场的远见和魄力。企业管理普遍采取作坊式经营
和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内
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
发展壮大。
负债严重融资困难。债务负担是全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普遍
面临的最沉重的负担,融资需求是当前企业走出困境和扩大生产
最迫切的需求。本次调研的 17 家企业中,背负债务的有 8 家、
债务总额 XX 万元,有融资需求的 12 家、所需资金 XX 亿元。
一方面,沉重的债务负担使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另一方面,
偿债的包扶使企业再融资处处受限。从企业自身看,由于体量小、
资信等级低、财务不健全、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等原因,导致贷
款难、融资难;从银行角度看,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问
题,鉴于严格的风控制度,银行更青睐国有企业;从政府层面看,
受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要求,部门难以为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担保,
只能从中协调,但收效甚微。
产业生态还不完善。发展壮大某项产业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政
策、平台、要素等作为支撑。就现状来看,政策制定不够精准,
部分企业反映惠企政策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有些企业认为惠
企政策多,但享受门槛高,政策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知晓率不高、
执行不到位、申请程序复杂等问题。平台载体支撑不足,虽然建
设了近 8 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但配套的设计研发、信息数据、
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电子商务、会计审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为实体经济提供专业化服务。产业组织化
程度不高,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没有做到有机互联,企业单
打独斗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扭转。
在直面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可喜得看到,XX 县农副食品加
工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小食品”
大有作为。宏观政策利好。近年来,中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
章,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延安市加快建设全国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