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经
济文选》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根据本次中心组学习的安排,我结合近期的个人自学,重点
围绕《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
主题,谈几点初步的学习心得和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
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深化认识,从理论高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通过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系统学习,我最深切的一点感
受是,总书记的经济思想不仅为经济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更
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新质生产力”看作一个
产业经济领域的概念,主要关注其技术属性和产业方向。但通
过反复研读,特别是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
产力》与《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等篇目
联系起来学习,我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绝非孤立的技术或产业
概念,而是深植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一个重大战略抉
择。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
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他又深刻论
断,“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
必然结果”。这两句话点明了一个核心逻辑:新质生产力
的“新”,根源于科技革命;而科技革命的成果要实现最大
化,离不开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与合作。换言之,发展新质
生产力与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正如文
选中所强调的,“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
作”。这种内在的统一性,让我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从
单纯的“向内看”——如何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拓展到
了“内外兼修”——如何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集聚创新资
源,塑造竞争新优势。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我本次学习的最
大收获。
二、顺势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中捕捉发展机遇
深刻理解了新质生产力与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关系后,便能更
清晰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
逆流,但其深入发展的大势并未改变,只是呈现出新的特征。
学习文选,就是要学会从这些新特征中,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首先,是抓住科技创新全球化的机遇。当今世界,主导全球
商品、资本、信息流动的根本力量,是科技和人才。人工智
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全球产业
分工。特别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主
流方向。根据相关机构预测,仅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到今年
就有望达到70.8万亿元。而去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18%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新质
生产力正在加速成长的生动体现。这启示我,发展新质生产
力,必须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和绿色浪潮,以开放的心态全面融
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来培育发展新动
能,而不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
其次,是抓住国际竞争格局重塑的机遇。文中提到,高技术
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国际竞争的核心,已
从传统要素的竞争,转向了科技、业态、管理、商业模式等全
方位的创新能力竞争。这恰恰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