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市审计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市审计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次专题党课,共同探讨一 个对我们每一位审计人而言都至关重要的时代课题——“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新时代审计担当”。这不仅仅是一次 理论学习,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一次行动的动员。X 市作为一 座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 缩影。在这里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有着更为深 刻的体悟和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今天的党课,我想和同志们 深入交流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将审计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审计的担当“是什么”? 在 X 这片热土上,我们具体要“干什么”? 一、深刻领会“为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审 计工作的“根”与“魂” 首先,我们必须想明白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审计工作必须 服务于、服从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凭空而来,它是 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 的必然结果。从秦汉的“大一统”,到唐宋的“华夷一家”,再到 元明清的“多元一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 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在 X 的各族人民,自古以来 就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一 寸都浸润着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汗水,共同守护的信念。因此,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根脉的守护。从 时代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这一定位,将民族工作提升到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 度。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 战前所未有,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 往一处使,凝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这股力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那么,这与我们审计工作 有什么关系?关系重大!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工具箱”里一件重 要的工具。我们的工作,表面看是查账、核数据、看项目,但实 质上,我们审计的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监督的是国家 经济社会政策的执行效果,守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 X,任何一项政策、一笔资金、一个项目,都不仅仅是经济问 题,更是关系到民生、关系到人心、关系到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 我们审计的每一分钱,背后都可能关联着一个家庭的冷暖,影响 着一个社区的和谐,决定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民生资 金被截留挪用,受损害的是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动摇的是党的 执政根基。如果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 就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在 X,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尤为凸显。我们的审计报告,不 仅是经济“体检报告”,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诊断 书”。我们的审计建议,不仅是财务管理的“药方”,更是促进民 族团结、凝聚人心的“良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 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就是为我们的审计工作铸“根”塑 “魂”,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确保我们的“经 济卫士”和反腐“利剑”作用,能够精准地服务于巩固和发展 “五个认同”这一核心目标。可以说,离开了这条主线,我们的 审计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最根本的价值遵循。 二、准确把握“是什么”?新时代审计担当是促进各民族 共建共享的“责”与“为” 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接着要弄清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这个宏大叙事中,审计的具体担当“是什么”?它不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与作为。我认为,新时代 审计的担当,集中体现在通过精准有效的监督,推动构筑各民族 “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让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X 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审计担当体现在促进“共享”发展成果上,当好民生 福祉的“守护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 审计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发 展的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近些年,我们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 审计力度。从乡村振兴到教育医疗,从社会保障到安居工程, 我们的审计人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数据反映民生。去年,我 们在对 X 县一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计中发现,一笔用于扶持 少数民族特色种植的专项补贴资金拨付迟缓,影响了数百户农户 的生产计划。我们立即出具了审计报告,并持续跟踪整改。最终, 这笔资金在半个月内全部发放到位。后来我们回访时,一位维吾 尔族老乡拉着审计组同志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 也感谢你们,让我们心里踏实了!”这个小案例深刻地说明,我 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像我 们 X 团镇的经验,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人均月增收 3000 至 4200 元;通过精准社会救助,累计发放了 271.20 万元的救助 福利资金。我们审计就是要监督这些政策和资金的落实,确保每 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各族群众的“问题清单”真正变成“幸 福清单”。当各族群众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 同分享到发展的红利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就更加 坚实。 第二,审计担当体现在促进“共建”美好家园上,当好高质 量发展的“护航员”。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离不开强大的物质 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 X 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审计 要通过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的审计监督,为高质量 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在对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的审 计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更要关注项目实施的 社会效益。我局曾荣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机关”的称号这 份荣誉时刻提醒我们,要将民族团结的视角融入业务。我们在审 计中要特别关注,这些项目是否有利于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 结构和社区环境。改造后的社区,有没有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创 造更好的公共空间?配套的文化设施,是不是能够承载起构筑中 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功能?前段时间,我局在对某项重大交通 基础设施项目的跟踪审计中,不仅审查了工程造价和建设进度, 还重点关注了项目对沿线多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以及在 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我们提出的关于优化线路、 增加沿线农产品运输站点等建议被采纳,直接带动了周边乡镇的 经济发展。这就是审计的价值所在。我们通过专业的监督,推动 项目建设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