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位领导、专家 学者和业界精英,带着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远见卓识,齐聚美丽的 XX市,共同出席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此, 我谨代表 XX 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 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 XX 发展的国家部委、兄弟省市、科 研院所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这 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结构 深度调整的具体行动,也是凝聚行业智慧、探索产业未来发展路 径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本次盛会,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汇聚起更强发展的合力,共同开启氢能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下面,我围绕大会主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审时度势,擘画能源变革与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深入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时代潮流。氢 能,作为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被誉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广阔 市场,成为全球能源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发展氢能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抉择。我国能源 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氢能可以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也能通过可再生能 源大规模制取,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和自主化。构建以氢能为 重要组成部分的清洁能源体系,对于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增强能源供应的韧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氢能的利 用过程清洁无污染,是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在交通、工业、 建筑等重点碳排放领域,氢能的应用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特 别是在重型商用车、冶金、化工等深度脱碳困难的行业,氢能展 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据测算,到 2060 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 到 1.3 亿吨左右,其中绿氢占比将超过 75%,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中占比可达 20%,将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发展氢能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 关键赛道。氢能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涵盖制、 储、运、加、用等多个环节,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控制 等诸多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产业,不仅能够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 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更能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 点的重要突破口。 XX 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发展 氢能产业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必须深刻认识其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在氢能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实现新跨越。 二、立足实际,蹚出 XX氢能产业发展的特色路径 XX 市在发展氢能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坚实的 工作基础。近年来,XX 市始终将氢能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坚持规划引领、场景牵引、政策驱动, 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依托资源禀赋,筑牢绿色氢源供给根基。氢源的稳定、 低成本供应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石。XX 市坚持“绿氢”与“蓝 氢”协同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多元化、低成本、可持续的氢气 供应体系。一方面,深挖存量潜力。XX 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副 产氢资源十分丰富,具备每年提纯超过 18 万吨高纯度氢气的巨大 潜力。这为产业发展初期提供了稳定可靠、成本可控的氢源保障。 另一方面,做优绿色增量。XX 市风光资源富集,是国家规划的大 型清洁能源基地,年可利用风光发电量超过千亿千瓦时,具备发展 大规模绿电制氢的优越条件。当前,总投资额达数十亿元的 XX 绿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 2026 年 建成投产,年产绿氢将达到 2 万吨。通过“风光发电+绿电制 氢”,不仅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能为“西氢东送”国 家战略提供重要的氢源支撑。 第二,聚焦应用场景,强化示范应用牵引作用。产业的发展离 不开市场的培育,而市场的培育则需要以规模化的应用场景为牵 引。XX 市将交通领域作为氢能应用的突破口,特别是针对区域内 运量大、线路固定、减排需求迫切的重卡运输场景,大力推广氢 燃料电池汽车。自 2023 年建成全区首座电解水制加氢一体站、 投运首批氢燃料电池重卡以来,示范应用的步伐不断加快。2025 年 3 月,在国家五部委的大力支持下,XX 市成功获批加入国家燃 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标志着本地氢能产业发展正式迈入国家 战略布局。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100 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和公交车 投入商业化运营,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 200 万公里,单车载重、 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根据规 划,到 2025 年底,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力争突破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