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市委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委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 X 市委、市政府的最新部署要求,
结合我市当前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
分析、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X 市安全生产委员
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提醒函》,相关单位也汇
报了消防、防汛、煤矿、危化、有限空间、城镇燃气六个重点领
域的整改落实情况。总的来看,大家做了大量工作,但问题和挑
战依然不容忽视。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是发展基石,一
分一秒不能懈怠。当前,正值主汛期、高温酷暑期、生产经营建
设繁忙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段,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安
全生产的“压力测试”已经到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认识
到,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
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如临深渊的谨慎,以“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将思想的弦绷得更紧、工作的标准提得更高、落实的
举措抓得更实,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全力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全
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安全生
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一切发
展都无从谈起,一切成就都可能化为乌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
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安全生
产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核心要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
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把抓好安全生
产作为检验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标
尺。要深刻认识到,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就是
最现实、最直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
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要坚决摒弃“说起来重要、做
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倾向,彻底根除“重发展、轻安
全”“重生产、轻管理”的陈旧观念,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
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全市上下要严格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
须”的要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责任体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属地领导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要亲力亲为、靠前指挥,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促检查。各行业
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将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贯穿于行
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的全过程。各生产经营
单位必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
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我们要通过严密的责任链条,
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每一寸阵地都有人守、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
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管,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聚焦重点领域,以精准有力的举措,全面排查整治各
类风险隐患
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部分领域风险突出。我
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和要
害部位,下大力气、用真功夫,逐一攻坚克难,确保隐患动态清
零、风险有效管控。
第一,必须把煤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持续提升本质安
全水平。煤炭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煤矿安全更是安全生产工
作的“牛鼻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深刻汲取近年来
国内外煤矿事故的沉痛教训,以“零容忍”的态度推进常态化治
理。要持续深化和创新专家会诊机制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请进
来”,更要注重效果上的“查出来、改到位”。市应急管理局要牵
头制定并完善《X 市煤矿安全生产专家会诊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明确会诊频次、流程、标准和问责机制。我提议,从今年下半年
开始,专家会诊要实现对全市所有生产矿井每季度至少一轮的全
覆盖,对高风险矿井要加密会诊频次。专家团队不仅要查“硬
件”,更要诊“软件”,深入剖析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落实
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要大力推广交叉检查模式,组织
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互查互学,打破“自
家看不见自家问题”的壁垒。要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信息化建
设,力争到 2026 年底,全市大中型煤矿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
率达到 90%以上,全面建成集风险监测、智能研判、预警发布于
一体的智慧矿山安全管控平台。
第二,必须切实加强危化行业重大风险防控,构筑全链条安
全防线。危化品领域具有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特点,一旦发生
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我们必须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
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管控。要全面推行重大危
险源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聘请高水平的第三方机构,对全市
所有二级以上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体检”,建立“一源一档、
一源一策”的风险管控档案。要强化设备设施的周期性管理,严
格要求企业定期对储罐、管道、阀门、仪表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
维护和保养,坚决杜止老旧设备“带病运行”。尤其要从严抓实
特殊作业环节的风险管控和过程管理,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
处作业等八大特殊作业,必须做到审批程序 100%合规、安全措
施 100%到位、现场监护 100%在岗。要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智慧
化改造,利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园区一体
化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实现对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关键设备
和高危工艺的实时监控、动态评估和智能预警。
第三,必须扎实推进消防领域系列专项整治,全力打通“生
命通道”。消防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联系最为紧密。近期,国内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亡人火灾事故,
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持续深化人员密集场所、
高层建筑、“三合一”场所、老旧小区等领域的火灾隐患排查整
治。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高危重点场所的消防审验进度,对于历史
遗留问题,不能一拖再拖。据初步摸排,我市仍有约 22%的高危
场所因产权复杂、改造资金不足等原因未能完成消防审验达标改
造,这些是“硬骨头”,也是最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