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第一枪 第一声 第一线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10 时许,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
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突袭北大营、
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每年这一天,回响在
中华大地上的防空警报,都在唤醒一段不敢忘、不能忘的民族血
泪与抗争史。如今战火远去,但北大营遗址仍矗立于白山黑水,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内存放着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抗联密营群静
静藏身林海雪原……“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广大党员干部应
深入这些镌刻民族苦难与英勇的“九一八”遗迹,追寻历史中蕴
藏的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走进北大营旧址,从“第一枪抗争”中感悟“越是艰险越向
前”的斗争精神。94 年前那个夜晚,日军自导自演铁路爆炸事
件,突袭东北军北大营。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和上级“不准抵抗”
的命令,绝大多数东北军被迫撤退,武器封存、营区沦陷。然而,
在民族尊严遭受践踏的危急时刻,东北军六二〇团团长王铁汉毅
然违令反击,率部打响保卫之战,毙伤日军数十人,射出中国人
民正面抗击外侮的“第一枪”。这一枪,打破了夜的沉默,击碎
了屈辱的枷锁,宣告了一个民族的觉醒和绝不低头的决心。它告
诉我们,真正的勇气,是在黑暗中选择点燃火把;真正的忠诚,
是为家国命运挺身而出。当前,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硝烟的高质量
发展攻坚战、乡村振兴大事业、基层治理精细活,更加需要发
扬这种“逆流而上、向险而行”的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走
向防汛防火一线、乡村振兴现场、社会治理末梢,以“我先上”
“让我来”的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
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从“第一声呐喊”中感悟“于危难
中撑危局”的担当情怀。事变爆发第二天,在沈阳一片混乱与恐
慌中,中共满洲省委连夜起草并散发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
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