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 激发基层担当活
力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
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广大
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以真减实减破除形式桎梏,以提质增效
激发担当活力,以为民导向彰显初心使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实干笃行,在服务群众一线书写新答卷。
一以贯之真减实减,以刀刃向内、靶向施治的较真劲破除
“形式”桎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减负的拦路虎,其根
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传导失真,往往表现为“文山会海”“过
度留痕”“责任甩锅”等问题。《若干规定》的出台,不是“纸上
减负”,而是要动真碰硬、直击要害。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精简务
实贯穿始终,坚决砍掉“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压缩“可发可不
发”的文件,让“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虚功无
处遁形;要规范督查考核,杜绝“表格留痕代替实地调研”“材
料漂亮掩盖实际问题”,让考核标尺回归“实绩导向”。更要警惕
“变相加码”的新苗头,比如将“线下填表”转为“线上打卡”、
将“多头检查”变为“一次性填表过多”等隐形变异问题,以钉
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减负措施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真正让
基层从无谓的事务中挣脱出来,腾出双手抓实事。
一抓到底提质增效,以聚焦主业、真抓实干的务实劲激发担
当活力。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减虚功、增实干;不是松口气,
而是为了让干部轻装上阵后更有精力啃硬骨头。《若干规定》的
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