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靶向发力减负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靶向发力减负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要求各地区各 部门认真遵照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与赋能,切实把基层干部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桎梏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 当作为,将更多精力投入抓落实,推动基层治理回归服务群众、 真抓实干的正轨。 精简文会流程,以制度刚性压缩形式主义空间 破形式主义之弊,首在斩断文山会海之枷。“文山高耸,会 海汹涌”,折射出基层干部曾经的困境。《若干规定》直指顽疾, 要求“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破除沉疴,关键在制度 刚性:既要严控文件数量篇幅,杜绝层层转发,倡导“短实新” 文风,确保政策直达基层;还要压缩会议频次规模,合并同类议 题,推广视频会议、现场办公,避免“会上热闹、会后冷清”。 广大党员干部须强化执行,将“少发文、开短会”成效落脚于解 决实际问题。尤须警惕“指尖形式主义”新变种——过度留痕、 多头报送等披着“数字外衣”的形式主义,切实推动“抄笔记、 整材料”式忙碌转化为“脚底下的行动”。 规范督查考核,用机制创新引导工作重心归位 考核指挥棒指向何方,决定基层双脚走向何处。督查检查考 核本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但若过度追求频次、片面注重留痕, 极易异化为“痕迹主义”。《若干规定》聚焦督查考核统筹规范, 以“总量严控、方式优化”破立并举:坚决叫停“责任转嫁式” 考核、“材料包装式”评比,确保考核指挥棒直指实绩实效。破 除此类沉疴,单靠行政指令难以根治,必须从机制源头重构体系。 因此,转型核心在于机制创新。一是“清单整合”,建立督查检 查“白名单”,推行部门“综合考”,破解重复迎检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