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基层“减”负要“见”到关键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基层“减”负要“见”到关键处 近日,中央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力戒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 松绑减负”。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源头治理,从简化 文件、精简会议、规范督查、考准实绩等小切口入手,减到关键 处、见到真实效,让基层干部“想为”“能为”“敢为”“善为”。 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走出“虚浮式出文”的大山,让 基层干部“想为”。文件是指引工作的“说明书”。务实管用的文 件能够有效传递出“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关键信息。但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部门重数量轻质量,热衷于发文件,甚 至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文件安排工作;有的部门重形式轻实效, 发的文件很多,干货却少得可怜;有的部门“新瓶装旧酒”,红 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多了,正式文件少了,工作提醒多了。“虚 浮式出文”使基层干部期盼精减的希望落空,越减越累。要坚持 “少发文、简发文”,因地制宜厘清事项、层层明晰各级责任、 持续追踪文件成效,确保让收文者看着就能干、干完就有效。 在“层层加码”上做减法,走出“姿态式开会”的深海,让 基层干部“能为”。会议是推进工作的“动力器”。必要的会议能 够最直接、最及时地沟通交流、反馈问题、集思广益,达到开一 次会、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中央明确要求要严格精简会议, 但“开会多、陪会多”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往往是上级开了什么 会,下级也要开,甚至还要多开,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该项工作的 高度重视。在本次通报的典型案例中,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含部 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 800 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 过 3 次。这种反复开会、重复开会,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 却不佳,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还让基层干部产生厌烦情绪。姿 态式、套娃式开会让基层忙于奔波各个会场,“陷”于文牍。要 坚持“少开会、开短会”,严控会议数量、控制规模规格、提升 质量效率,确保让参会者带着问题来、领着答案走。 在“形式歪风”上做减法,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