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基层减负既要“瘦好身”更要“赋好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基层减负既要“瘦好身”更要“赋好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统筹 为基层减负与赋能,切实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桎梏 中解脱出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是要找准痛点、打 通堵点。广大党员要在减负“瘦身”之后,思考如何为基层“赋 好能”,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全心干事”。 精文简会,为基层“减包袱”。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 公里”,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文山会海、 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让基层干部陷入“以 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怪圈。有的地方,一份简单 的工作通知要层层转发,内容却大同小异;有的会议,本可通过 视频简短部署,却非要召集多人现场参会,耗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这些无谓的消耗,让基层干部难以沉下心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 群众家中。精文简会,就是要从源头斩断这一恶性循环。要建立 文件准入制,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说“不”,对确需印发的 文件严格控制篇幅,突出核心内容和实操要求,杜绝空话套话; 会议要实行“熔断机制”,明确会议时长上限,推行“会前酝酿— 会上决策—会后督办”的高效流程,鼓励采用线上会议等便捷形 式,减少非必要的现场聚集。 明晰权责,为基层“解束缚”。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权责 失衡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制约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紧箍咒”。 一些上级部门习惯“责任下放”,将本应自身承担的工作推给基 层,却不赋予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形成“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基层干部常常面临“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尴尬, 比如在环境整治中,面对违规搭建行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