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花架子”重担 激发实干担当新动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
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顽瘴痼
疾,强调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
里”,是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是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石。广大党
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的核心要义,将
政策要求内化为行动自觉,真正把减负释放的活力转化为干事创
业的强大动能。
理清权责、夯实基础,破除“责任甩锅”的花架子,激发担
当作为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干好有用的
事,少做无用功”。基层减负,首在厘清职责边界。基层工作点
多面广、系统性强,若权责不清、边界模糊,难免在“属地管理”
名义下“责任甩锅”,甚至在“层层压实”中“负担加码”,令基
层不堪重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其危害,牢固树立正确
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决从追求“表面光鲜”的“花架子”
思维中彻底解放出来。要强化“在其位谋其政”的担当精神,深
刻领悟职责使命的核心要义,不为虚名浮利所累、不为繁文缛节
所困,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精耕细作、守土尽责,当好分内之事
的“实干家”。同时,要持续锤炼专业素养,通过系统学习、实
践锻炼,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所需的知识储备和实战能力,锻造能
担重任、敢打硬仗的“硬脊梁、铁肩膀”。唯有如此,才能确保
权责清晰归位、运行高效协同、效能显著提升,真正激活干事
创业的源头活水。
聚焦问题、回应关切,整治“空转虚耗”的花架子,注入实
干增效强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聚焦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
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