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
使命,以师者之责铸党魂育新人
同志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县实验小学的全体党员教师和教职工
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关系我们事业根本、关系国家未
来的重大课题。我今天讲授的党课主题是:“坚守教育初
心,勇担育人使命,以师者之责铸党魂育新人”。这不仅是一
次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再动员、精神上的再洗礼、行
动上的再出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
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织激荡中,我们教育工作者
的地位愈发重要,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指
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性、战略性支撑。作为基础教育阵地的一线工作者,我们每一
位同志都是这个宏伟蓝图的绘制者,是这个战略支撑的奠基
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思考并清晰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
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便是我们今天探讨
的“初心”与“使命”的核心所在。
“教育初心”,绝非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本能,而是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政治立场和崇高价值追求。它根植
于我们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对民族未来的深沉忧思
和对人民福祉的无限忠诚。“育人使命”,也早已超越了知识
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
值观,厚植深沉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
子。在这个过程中,将“党魂”——即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
求、优良作风——深深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我们师者之
责,铸就学生的精神之魂,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这便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党员教师,必须
扛起的时代重任。
下面,我将围绕“如何以师者之责践行初心使命”这一核心
议题,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筑牢信仰之基,做政治坚定的“引路人”
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和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自身的政治
立场、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要做
一名合格的“引路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方向明确、信仰坚
定。
(一)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
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
观念、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如果不加强学习,思想就会“缺
钙”,行动就会“迷航”。全体党员教师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读原
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
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
动,就是要为大家搭建系统学习的平台。今年以来,我们党支
部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已开展专题学习12次,党员教师参与线上
学习平台累计时长超过12000小时,学习参与率达到100%。但学
习不能止步于“学过”,更要追求“学懂”“学通”“学
实”。我们要将学习理论与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结合起来,用
党的创新理论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比如,当我们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就要反思
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面向了每一位学生,是否关注到了不同家
庭背景、不同个性特长孩子的差异化需求。当我们学习“新质
生产力”等最新理论时,就要思考如何改革我们的课程内容和
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
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理论学习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思想
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保持清
醒头脑,站稳政治立场。
(二)要将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党性是党员
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立身
之本。对于党员教师而言,这两者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
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必然是师德师风的楷模。我们必须时刻
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育人。这意
味着,我们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课堂
上,我们要用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
下,我们要用无私的关爱和耐心的教诲温暖学生;在面对教育
改革的难题时,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面对名利诱惑
时,我们要坚守底线、廉洁从教。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师德
师风建设,建立了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定期开展“身边榜
样”评选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涌现
出了一批优秀的党员教师代表。比如,有的同志数十年如一
日,坚守在教学一线,将自己全部的爱倾注给学生,特别是那
些家庭困难、学习有障碍的孩子;有的同志积极投身教学改
革,主持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在全县范围内获得了
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还有的同志在完成本职工作之
余,主动承担了学校的多项党务工作和志愿服务,从不计较个
人得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
刻内涵,为我们全体教职工作出了表率。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
向他们学习,将坚定的党性融入高尚的师德之中,以自身的模
范行为为学生树立起一座座鲜活的、可信赖的丰碑,引导他们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要始终牢记“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方向。教育的政治
属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精致
的利己主义者,更不是国家发展的旁观者或破坏者。这就要求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
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堂是我们的主阵
地。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把课堂仅仅当成传递
知识的场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都有其独
特的育人价值。语文课,我们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数学课,我们要培养学生严谨
的逻辑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历史课,我们要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
量;体育和美育课,我们要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康的
审美情趣。我们要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每
一次活动中,做到“盐溶于水、润物无声”,让爱党、爱国、
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确保我们的教育事业
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深耕育人一线,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学
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必须把满腔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和强烈
的责任心,倾注到育人的每一个环节,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成长。
(一)要以仁爱之心关爱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
能到达心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居高临
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理解和无私的奉献。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
要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更要倾注心血于那些暂时落后或者有
特殊困难的学生。我们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
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信赖的朋友和依
靠的长辈。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五育并举”,着力促进学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看到,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课程设
置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
健康测试优良率达到了93.2%,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