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检查
总结暨规范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期全县校外培训
机构专项检查工作,分析当前我县校外培训治理面临的形势与
问题,部署下一阶段规范治理的重点任务。刚才,大家共同观
看了消防安全警示片,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分别通
报了检查情况和提出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总的来看,这次
联合检查行动,各部门协同有力,工作扎实深入,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与此次专项检查的
全体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我县校外培训治理
的总体形势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
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学科类培训机构
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逐步规范,市场乱象得到初步遏
制,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全县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总
体平稳有序。在座的大多数机构负责人,能够顾全大局、积极
转型,在规范办学、保障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维护行业
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成绩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问题依
然突出,形势依然严峻。近期,由县教育局牵头,联合市场监
管、公安、文旅、卫健及*镇政府等多个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查
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县登记在册的30家和群众
举报的15家,共计45家校外培训及托管机构,开展了为期一个
月的拉网式、全覆盖专项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可谓喜忧参
半。一些深层次、顽固性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
醒。
第一,安全发展的底线仍不牢固。安全是1,其他都是0。没
有安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这次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
依然是最大的风险点。在检查的45家机构中,仍有11家存在不
同程度的消防安全隐患,占比高达24.4%。有的机构消防通道被
杂物堵塞,成为“生命通道”的“肠梗阻”;有的消防器材配
备不全或过期失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有的用电用
气不规范,私拉乱接电线,安全意识极其淡薄;有的甚至从未
组织过消防应急演练,员工和学生不知如何疏散逃生。除了消
防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堪忧。部分提供餐饮服务的托管
机构,其管理水平远未达到“校外饭堂”应有的标准,存在留
样不规范、索证索票不完善、消毒保洁不到位、三防设施有漏
洞等问题。此外,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
期,一些机构对“清积水、灭蚊虫”的环境整治要求置若罔
闻,防控措施落实不力。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直接关系到广大
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决
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违规办学的行为屡禁不止。“双减”的核心是减轻学
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检查发现,一些机构仍在
政策边缘“顶风作案”“打擦边球”。有的“穿新鞋走老
路”,将学科培训“化整为零”,以“素质拓展”“思维训
练”“家庭教育指导”等名义,行学科培训之实,玩起了“地
下”和“变异”的把戏。有的在收费上巧立名目,存在收费不
透明、超出政府指导价、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或60个课时费用等
违规行为,加重了家长负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有的机构办
学资质不全、教师资质不公示,在招生宣传中夸大其词,对培
训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
这些行为不仅消解了“双减”政策的成效,也严重损害了行业
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内涵发展的动力仍然不足。规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
引导校外培训行业回归教育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但从现状
看,我县多数机构的内涵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机构满足
于“看护+辅导”的低水平运营模式,在课程研发、师资建设、
教学评估等核心环节投入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提
质增效”,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
动。评价一个机构的质量,不能只看装修多豪华、宣传多热
闹,关键要看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师资队伍是否专业、教学过
程是否严谨、学生是否真正受益。如果我们不能在内涵质量上
下真功夫,那所谓的“转型升级”就只是一句空话,最终也只
会被市场和家长所淘汰。
二、提高站位,明确责任,全面提升规范治理水平
同志们,校外培训治理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国家未来
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
治高度,以对人民群众、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坚
决、更有力的措施,推动问题整改,构建长效机制。
第一,必须坚决守住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线”。要把安全
工作作为校外培训治理的重中之重、首要之务,以“零容
忍”的态度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于此次检查发现的11处
消防安全隐患和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必须立即行
动,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县教育局和市场
监管局要挂牌督办,逐一验收销号,确保在本月底前全部整改
到位。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一律责令暂停招生、停止办
学。今后,要把安全管理作为机构年审年检的“一票否
决”项。各机构要建立常态化的安全自查自纠机制,严格落实
安全主体责任,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每季
度至少组织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消防、防汛、防踩踏等应急疏
散演练。对于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必须严格对标学校食堂管
理标准,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健全食品原料采购、
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餐饮具消毒等全链条管理制度,确保孩
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第二,必须坚决拧紧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管链”。校外培训
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单靠一个部
门“单打独斗”难以奏效。必须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
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教育局牵头,市场
监管、公安、文旅、卫健、住建、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县
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
共享机制。要进一步明晰职责边界:教育部门履行好牵头抓总
职责,重点加强对培训内容、培训行为、师资资质的监管;市
场监管部门要严查无照经营、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
为,把好食品安全关;公安、消防部门要严厉查处消防、安防
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指导机构做好安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