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选调生座谈会上的交流讲话
各位年轻的同事们、选调生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市委组织部安排我来和大家作个交流。
见到朝气蓬勃的你们,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很多年
前,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一名选调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
事业的赤诚,从校门走进机关门,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因
此,今天我不是以一个领导的身份来给大家作报告、提要
求,而是作为一名“过来人”、一位师兄,和大家分享一些成
长路上的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
时光荏苒,回望走过的路,有困惑,有求索,有奋斗,也有
收获。这条路如何走得更稳、更远、更有价值?我想,这是我
们每一位选择以公共服务为志业的青年干部都需要深入思考的
课题。借此机会,我想围绕“格局”、“格调”、“格物”这
三个词,和大家谈谈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涵养格局,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首先,我们来谈谈格局。格局是一个人精神境界、思想视野
和胸怀气度的综合体现。它像一座建筑的地基,决定了我们人
生大厦能够建多高、有多稳。涵养宏大的格局,是我们行稳致
远、成就事业的核心素养。
第一,格局的大小,见识比知识更具主导性。在座各位都是
通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人才,知识储备非常扎实,这是我们的优
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并不必然等同于见识。知
识是一个人“学”到了多少,体现的是广度;而见识,是一个
人“悟”到了多少,体现的是高度。从书本到实践,从理论到
现实,中间隔着一条需要用“悟”来跨越的鸿沟。
我们从事的工作,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数据和条文,而是鲜活
的社情民意和复杂的发展难题。群众的一句抱怨背后可能隐藏
着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痛点;一份报告里不起眼的数据变
化,可能预示着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拐点。如果我们仅仅满足
于掌握政策条文的字面意思,而不去深入体察其背后的现实逻
辑、群众诉求和发展规律,那么我们的知识就无法转化为推动
工作的有效见识。因此,我希望大家能主动地、有意识地
去“悟”。要多到基层一线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耳朵倾听
民声,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真实的世界。要多向实践
学习,复盘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思考其所以然,探究其规律
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格局才能随之
开阔,境界才能不断提升,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才不会受限。
第二,格局的大小,智慧比智力更具主导性。选调生队伍无
疑是高智商群体的代表。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看
到一些现象:有的同志学历很高、智力超群,却始终难以融入
社会、融入现实、融入群体。他们或自视其高,总觉得高人一
等;或自视其能,常感到怀才不遇;或自视其雅,不屑于流
俗,不屑于做平凡具体的小事,也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其结
果,往往是眼高手低,做不成几件像样的事情,最终在孤芳自
赏中蹉跎了岁月。
这背后缺失的是什么?是智慧。如果说智力(IQ)主要体现
为认知和学习能力,那么智慧则是智商(IQ)与情商(EQ)的
有机结合体。在我们从事的行政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中,智慧
远比单纯的智力更加重要,也更难修炼。智慧意味着懂得如何
将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的合力,懂得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意味着能够理解人性的复杂,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
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意味着能够驾驭情绪,在顺境中不骄不
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从“我能”到“我们能”,从“我
行”到“大家行”,这一转变,考验的正是我们的智慧。希望
大家在锤炼智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情商,学会沟通、学会
合作、学会包容,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这才是大智
慧。
第三,格局的大小,尊重他人比尊重自己更具主导性。人必
先自尊,而后人尊之。自尊是自立、自强的基石,这一点毋庸
置疑。但我们必须明白,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是辩证统一
的,不能相互脱节,更不能相互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
文精神,核心就是维护与关切人的尊严和价值,其精髓体现
在“推己及人”四个字上,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然而,现实中,一些同志不缺自尊,缺的是对他人发自内心
的尊重;不缺利己的考量,缺的是利他的情怀。他们习惯于以
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间不自觉地流露出优越感,对同事缺乏
真诚,对群众缺乏耐心,对批评缺乏胸襟。这样做的结果,必
然是让周围的人产生距离感、违和感,甚至是威胁感和厌恶
感,最终也必将伤害到自己的尊严。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
人,也无法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
宋代有位禅师叫大慧宗杲,他有一句禅诗说得极好:“好像
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意思是说,一个人修行开悟
后的最高境界,是像红炉上的一点雪花,瞬间融化自己,化作
光明,去照亮人间的漫漫长夜。这种“我”的消融与“利
他”的升华,所展现出的崇高人格与博大格局,值得我们每一
位青年干部深刻体味和学习。当我们把尊重他人、服务他人内
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时,我们的格局也就抵达了一个新的高
度。
二、塑造格调,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谈完了格局,我们再来聊聊格调。格调,可以理解为一个人
的风格、气质和品行。作为一名干部,尤其是有志于成长为一
名领导干部的青年才俊,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格
调,形成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独特风格。在干部队伍中,由于
性格、经历和努力程度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风格,这些
风格本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对组织而言,关键在于知人善任、
适人适位;对我们个人而言,关键在于激发潜能、打磨自
己,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无论我们最终形成何种风
格,都不能脱离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
第一,格调与风格,要用勤勉来打底。勤勉,是一个人安身
立命的“基本盘”。离开了这个“基本盘”,再高的格调都会
沦为“空调”,再独特的风格也会成为“虚格”。天赋和机遇
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唯有勤勉方能致远。我刚参加工作
时,被分配到乡镇,人事关系都转了下去,不是挂职锻炼,也
没有明确说待多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组织把我放在哪
里,我就在哪里踏踏实实地干好。后来有幸调到市委组织部工
作,在高手如云的环境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