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全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全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击走私工作 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XX 省打击走私综合治理 2025 年工作要点》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安 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市打私办的同志通报了近期 全市打击走私工作的总体情况,内容客观详实,指出的问题切中 要害,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请大家务必结合实际,认真抓 好落实。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都 参加了此次会议,体现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我 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与正视不足,清醒认识当前打击走私工作的复 杂形势 打击走私工作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是 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过去一段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 强领导下,在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 力和一线执法同志们的辛勤付出下,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坚持 “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项 打击行动成效显著。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商品,组织开展了多 次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据初步统计,自 2024 年下半年以 来,全市共立案侦办各类走私违法犯罪案件 47 起,总案值约 1.2 亿元,其中涉税走私犯罪案件 28 起,案值超过 8000 万元。这些 行动有力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重点商品的走 私势头。二是市场清源和流通领域整治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烟 草、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重点商圈、集散市场的巡查监 管力度,累计查处销售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商品案件百余起,清 理取缔了一批涉嫌走私物品的销售窝点,净化了市场环境。三是 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报共享 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海关、公安、海警、市场监管等部门的 协作更加顺畅,成功破获了数起跨区域、链条化的走私大案,形 成了“信息互通、执法互助、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四是宣传 教育引导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反走私“五进”活动,利用新媒体 平台发布典型案例,畅通举报渠道,反走私的社会共识和群众基 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打击走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工 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问题。 首先,走私活动呈现出新的形态和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蚂蚁搬家”、绕关设卡式走私 依然存在,但利用跨境电商、寄递物流、网络直播等新业态进 行走私的案件正快速增长。走私分子利用虚拟身份、加密通讯、 数字货币等手段,使得走私活动更加隐蔽化、智能化和专业化, 对我们的侦查打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走私的商品也从过去的 烟、酒、冻品等传统领域,向新型电子产品、奢侈品、珍稀动植 物及其制品,甚至是有害废弃物等非涉税领域扩散,这对我们的 监管体系和法律适用构成了新的挑战。 其次,综合治理的体系化水平有待提升。从现实情况看,“联 席会议”和“领导小组”的机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停留在“开 会发文”的层面实质性的情报共享、案件协查、联合执法还不够 深入、不够常态化。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信息共 享平台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合成作战”的效能打了折扣。 在“打、防、管、控、宣”五个环节中,重“打击”轻“防治” 的现象依然存在,对走私活动发生前的源头治理、市场监管和风 险预警能力相对薄弱。 再次,责任传导和基层基础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属地管理” 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一些基层单位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有的乡镇、街道对反走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是海关、 公安等专业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导致监管存在盲区。部分行业 主管部门对主管领域内的反走私风险排查不够主动、不够细致, 存在监管责任虚化的问题。同时,反走私工作的经费保障、装备 配备和专业队伍建设,与当前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相比,还有一 定的差距。 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是我们下一步工 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 高度警惕,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 实的举作,推动我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聚焦核心目标与关键环节,全力落实新阶段打击走私工 作的各项任务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打击走私 工作意义重大。省里印发的《XX 省打击走私综合治理 2025 年 工作要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全市上下要紧紧 围绕“走私案件数量下降、重点领域风险可控、综合治理效能提 升”这一核心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务求实效。 第一,强化政治站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 体系。打击走私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各级各部门 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高度来认 识和谋划。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打击走私综 合治理工作深度融入平安 XX 建设的总体布局,纳入各级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 任。各县(市、区)要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主要 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监管责任,对本 行业、本领域的反走私工作负总责,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