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在巡察整改专
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本次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安排部署,我紧扣会议主题,在深入学习
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关于治水兴水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照巡察组反
馈的意见,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现将个人对
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巡察组反馈的七个方面问题,点得准、点得实,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深刻的
政治体检和党性洗礼。我诚恳接受、照单全收。通过反躬自省,我认识到这些问题
在自己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上存在差距。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
述学习贯彻不够到位,在将其转化为推动X市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
上存在短板。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学习的系统性上有所欠缺。虽然能够通过党组理
论学习中心组、个人自学等方式学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
治水思路,但往往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
方法钻研不深、领悟不透。在面对新时代水安全保障的新要求时,有时会习惯于用
老经验、老办法去思考问题,对如何将新思想、新理念全面融入XX市水安全保障规
划、水资源刚性约束、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具体工作中,思考得不够深远、谋划得不
够系统。二是在学用结合上存在偏差。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不足,有时存在“两张皮”现象。例如,在谋划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时,对标对表中央
和省委的最新要求,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不够。对于如何破解我市水资源时空
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并存等难题,虽然有思考,但在提出具有创新
性、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上办法不多,推动水利发展更多停留在补短板、强弱项的层
面,对于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探索不够。
(二)在履职尽责与担当作为上存在不足。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标准
不高、要求不严,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一是项目前期工作
的指导和把关不够精细。作为党组成员,在分管或参与的工程项目决策中,有时
更多地关注项目的立项、资金的争取和进度的快慢,对项目前期论证的深度、设
计的科学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判,投入的精力不足,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不够具
体。比如,在审议某些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或灌区改造项目方案时,对技术方案的
先进性、生态影响的评估等方面,有时会过度依赖职能科室和设计单位的意见,未
能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上提出优化建议。二是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够
到位。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的力度不够,多以听取汇报、查看报表的方式了解项目
进展,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动态监管存在盲
区。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群众矛盾等“硬骨头”,有时存在畏难情
绪,协调解决问题的韧劲和钻劲不足,导致个别项目进度未达预期。例如,对XX河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某些标段,对其施工组织和质量监管的跟踪问得不够紧、不够
细,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
(三)在风险防范与底线思维上存在短板。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保密工
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抓得不紧不实。具体表现为:一是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的压力传导有待加强。思想上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认为水利部门是业务
单位,意识形态风险不高,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在日常工作
中,“硬”任务抓得多,“软”工作抓得少,对网络舆情、社会舆论中涉及水利的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
在党组会议或分管领域会议上,强调业务工作多,专题研究和部署意识形态工作
少,未能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二是保密纪律的弦绷得不够紧。
对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公开是主流,对保
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不自觉地放松了要求,比
如在非涉密场合谈论一些敏感数据,对分管领域干部职工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
传输工作资料的行为,提醒和制止不够坚决,对档案资料的借阅、复印等环节的保
密监管存在疏漏,埋下了失泄密风险隐患。
(四)在管党治治与作风建设上存在差距。履行“一岗双责”的政治自觉和行动
自觉不够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具体表现
为:一是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有时存在“说起
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满足于开会作部署、文件提要求,对分管领域、分
管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缺乏常态化、嵌入式的督促检查。对于一些干部职工
身上出现的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的苗头,多以提醒谈话为主,动真碰硬、严肃问责
不够,未能起到足够的警示震慑作用。单位出现职工开设赌场、酒后驾车等严重违
法违纪问题,虽然问题出在个人,但根子在于我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没有把从严管
理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树得不牢。二是日常监督管理存在盲
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关注不够,家访等传统有效的思想工
作方法用得少,导致对个别干部职工的思想滑坡、行为失范等问题失察。这反映出
我在抓干部队伍建设上,更多关注其工作能力和业务表现,而对其政治品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培育和监督有所忽视。
(五)在规范程序与制度执行上存在不足。对一些基础性、规范性工作的重视
程度不够,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一是在选人用人上的把关作
用发挥不充分。在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酝酿、推荐、考察等环节时,虽然能够坚持
党管干部的原则,但有时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握得不够精准,对干部
的考察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存在重业务能力、轻政治表现和群众口碑的倾向,有时
过于依赖组织部门的考察意见,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经过深入调研后的独立见解,在
防止“带病提拔”上发挥的作用有限。二是在档案管理上的指导监督不到位。思想上将
档案管理视为事务性、辅助性工作,认为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即可,对其规范
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中,很少主动过问档案管理
情况,对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环节是否严格按规定执行,缺乏有效的检
查和督导,导致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发生。三是在项目招投标上的监管有缺失。
对招投标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研究不深,在参与相关决策时,更多关注程序是否
走了、流程是否全了,对于招投标文件中是否存在倾向性条款、评标专家库的使用
是否规范、中标结果是否最优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识别能力。满
足于职能科室的程序性汇报,没有以“钉钉子”精神去深究细查每一个环节,客观上为
不规范行为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深刻反思上述问题,其根源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出现了
松动。具体剖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不够稳固。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领导干
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但随着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变化,在持之以恒地用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上有所松懈。理论学习有时存在功利主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