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 市优秀校长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教授、各位领导、各位校长,我是 X 市 X 初级
中学校长 X,接受局领导的安排,我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作关于
学校管理经验的汇报。经验的内容总是指向既成的事实,但对经
验的路径依赖容易导向经验主义,教育的主体和对象处在永恒的
变动之中,因此,我在介绍经验时,更愿意突出我对教育的一些
体验和思考,大家在分享时如能获得点滴的启发,我就感到十分
荣幸。我汇报的题目是《我们是这样调动教师积极性的》。
20XX 年 10 月,我接受组织的派遣,到 X 初中主持工作。
当时的情况很糟糕:校门前摊位林立,校园内杂草丛生。开学一
个多月了,不少教师只写几篇教案,多数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在
岗者每天缺勤达三分之一。学生衣冠不整,甚至有家长纠结校外
势力到校内闹事。教育管理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经过两年整顿和后续十几年师生协同努力,X 初中已今非昔
比,学校陆续被授予“X 市平安校园”“X 市青年文明号”“X 市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X 市文明校园”“X 区特色名校”等荣誉。
学校每年中考成绩也位居 X 市前列。
我们是如何将一个风气不正、队伍松散、质量落后的学校,
改造成一个朝气蓬勃、凝心聚力、质量先进的学校呢?总结起来
主要做了以下六点:
第一,用制度规范教育行为。制度的优点在于对事不对人,
它排除了人为的陈见和偏见,使人的行为得到约束、规范和评判。
我刚接手 X 初中时,学校制度缺失,师生行为失范。我把严格
考勤作为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先找每一位教师谈心,让他们意识
到遵守考勤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接下来校委会拟定考勤
细则,要求校委会成员带头遵守考勤,以身示范。当少数教师遗
忘性缺签时,我就打电话提醒;当有为小事请假时,我就加大考
勤考核比重。教师从不自觉到自觉出勤的磨合期有一个学期,第
二学期考勤制度得到完满执行。可见,一项制度的落实不仅需要
智慧,更需要毅力。以考勤制度为先导,后续的备教批制度、教
师聘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就陆续落到实处。我为何强调“陆
续”?因为体系化的制度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要有
轻重缓急,要给教师适应时间。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学校工作
就有章可依。
第二,用严格保证执行的效度。制度设计再完美,如果执行
不力,也是形同虚设。2009 年,学校正式推行教师聘任制度,
教务处和年级组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聘任双方合
议聘任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聘任制不走形式,班主任聘任教师
一律从工作角度出发,不受感情因素干扰,聘任过程透明化。落
聘教师只好兼职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工作,并由教务处和教研
组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再培训。近几年,我校所有教师均能胜任教
学岗位。为了将听课制度落到实处,教导处为教师每一次的听课
记录及时签字盖章。为维护备教批辅检查标准的严肃性,每次的
教学检查,教研组长一事同仁地对待被检查者,发现问题及时上
报教导处,并有教导处在教师例会上通报。正是执行过程的严格,
各项制度才得以运行有效。学期末学校各部门对制度所属各项指
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并量化出优良等次,为教师评职晋级提供
依据。
第三,用平等维护教师尊严。平等与关怀是教育管理中两个
重要的激励因素。平等是对制度遵守的平等,是对机会把握的平
等;关怀是对师生人格和特长的尊重。我曾多次对中层干部说,
学校是育人场所,不是官场衙门。你们只有主动担责,才能激励
教师跟进。而事实上我们的中层干部承担了很繁重的工作,他们
的平均工作量超过普通教师。我们一个总务主任和政教主任在做
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了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教学工
作。在学校里,教育管理工作不可缺少,但教师的身份不能丢,
把教师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更能赢得师生的尊重。为激励广大教
师,学校中层干部总是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他们砥砺躬行,用自
己的教育实绩赢得教师的尊重。我们还将这种平等和关怀渗透在
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每周教师例会,除非分管领导传达会议
提要,其余中层干部与教师都平等地坐在观众席上聆听会议议题。
整个会议内容精简、务实,不拖拉,不搞形式主义。又如我校集
体坐班制度很严格,但我们会免去怀孕女教师的坐班要求。上班
签到,我们会删去教师因天气导致迟到的记录。我们要求全体中
层干部与普通教师按年级组同坐一个办公室,不因教育管理职务
而有特殊化的对待。我本人有一间校长办公室,但出于接待来访
人员及与教师谈工作的需要,我多数时候是深入教师群体,与他
们互通信息,及时撑握学校动向。
第四,用榜样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感。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精
神事业,人因为有道德和精神而显出层次差别。为增强教师的职
业道德感和职业奉献精神,学校每年都要开展“道德大讲堂”活
动,每次活动都将师生集中在操场上,会场气氛十分庄重,我们
就是要刻意营造出一种仪式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