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在XX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书记在 XX 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 议,主题非常明确,态度十分鲜明,就是要向公文运转、文稿起 草中的抄袭、剽窃、照搬照套等顽瘴痼疾“开刀问斩”,在全市 范围内启动一场深刻的“文风革命”。刚才,相关部门已经就专 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 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文风问题绝非小事,它犹如一面镜子,直接映照出干部的思 想作风、政治态度和能力水平,更深层次地关系到党风政风,关 系到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一个地区的文件、报告,如果 充斥着“新瓶装旧酒”的套话、“上下一般粗”的空话、“不接地 气”的虚话,那么其政策的精准性、工作的实效性、发展的推动 力就要大打折扣。近期,在一些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暴露出公文 起草不严不实、甚至抄袭拼凑的现象,虽然是个别案例,但性质 恶劣、影响极坏,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彻底 根治。下面,围绕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公文抄袭的政治危害 文风不是小事,它背后是党风、是政风,是世界观、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一份公文的起草过程,本应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 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思考研究对策的过程。如果这个 过程被简单的“复制粘贴”所取代,那么公文就失去了灵魂,变 成了没有思想的躯壳。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 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公文抄袭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首先,公文抄袭是对政治忠诚的侵蚀。对党忠诚,不是一句 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要体现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 际行动中。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的工作要求,都需要通过我们 的消化、吸收,转化为符合 XX 实际、能够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案 和措施。照搬照抄,看似“紧跟看齐”,实则是思想上的懒惰和 行动上的应付,是对上级精神的曲解和消解。这种做法,本质上 是没有把上级的要求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是政治站位不高、 大局观念不强的表现。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政策“水土不服”, 工作“上下一般粗”,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公文抄袭是对务实作风的背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一切脱离实际的空谈,都是对事业的伤害。一篇优秀的 公文,应当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产物,是调查研究 的结晶。而抄袭的公文,往往充斥着脱离实际的套话、隔靴搔痒 的空话、不解决问题的废话。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干部满足 于当“二传手”,满足于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不愿意深入基 层、深入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不愿意下苦功夫、笨功夫去研究 复杂问题。这种漂浮的作风,导致出台的文件看似面面俱到,实 则空洞无物,无法指导实践,甚至会误导实践,让基层干部群 众无所适从。这与中央近年来大力倡导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 负的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再次,公文抄袭是对干部能力的否定。提笔能写、开口能讲、 遇事能办,是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功。起草公文的过程,本身就 是对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政策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 达能力的综合锻炼。如果长期依赖抄袭,满足于做文字的“搬运 工”,干部的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最终会患上精神上 的“钙质流失”和作风上的“软骨病”。一个连基本文稿都不能 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的干部,又如何能指望他在急难险重任务面 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可以说,放任公文抄袭,就是对干部成 长的不负责任,是对我们事业发展的釜底抽薪。 二、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根除形式主义的生存土壤 公文抄袭现象的产生,根子在于工作作风不实、学风不正。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来一场深刻的作风革命,彻底 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 第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公文内容“实”起来。文件 不是在电脑里生成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有决策部署、工 作总结、情况汇报,都必须建立在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各级干部要真正沉下去,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 间、项目一线,去听真话、察实情、解难题。要掌握第一手的数 据,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倾听最基层的声音。只有把 XX 市的发 展脉搏摸准了,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搞清了,写出的文章才能言之 有物、有血有肉,提出的对策建议才能精准有效、切中要害。公 文的价值不在于辞藻多么华丽,而在于内容多么真实、措施多么 管用。要倡导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力戒空谈阔论。一份关于产业 发展的报告,就应该有翔实的产值、税收、就业数据作支撑;一 份关于民生工作的总结,就应该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