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全区考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考核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考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绩效考核的各项部署
要求,总结过去一年的考核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今年全区考
核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推动
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提供坚实保障。
刚才,区考核办的同志通报了2024年度全区目标责任考核情况,对取得的成绩
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指出了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对
照,深入查找自身不足,切实加以改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考核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要
求上来
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指挥棒”,是激发干部活力的“助推器”,更是检验发展成
效的“试金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核工作,强调
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省委、市委也围
绕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考核体系,力求通过精准考核,引导各地各部门聚焦主责
主业、真抓实干。全区上下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考核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考核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考核工作是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而考核工作正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转化为具体行动、衡量落实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考核,能够有效引导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
部署上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如果考核方向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干
部行为异化,甚至背离党的初心使命。因此,必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贯
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作为考核的
首要内容,以实实在在的考核结果体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
政治自觉。
二是考核工作是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
诸多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
发展,就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来牵引和推动。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在考
核的引导和激励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民生福祉不断改
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这些都离不开考核这根“指挥棒”的精准发力。实践证明,哪
里考核抓得紧、抓得实,哪里发展就快、效果就好。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化考核改
革,用高质量考核体系引领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硬指标、
硬杠杆推动硬任务、硬落实,确保全区各项事业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轨道前
进。
三是考核工作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干部是事业发
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再好的蓝图也难
以变为现实。考核工作的本质是选人用人、管人促事,目的是要通过科学的评
价,把优秀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把懒政怠政者警醒起来、鞭策起来,真正形
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这既是对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
力、工作作风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干部担当精神、创新意识、实干成效的精准画
像。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能够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让想干
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奔头,让混日子、不作为的干部坐不住、站
不稳,从而全面提升我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准确把握考核工作导向,确保全区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考核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导向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只有导向鲜明、精准有力,才
能真正考出精气神、考出高质量、考出新作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牢固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准确把握考核导向,做到“考什么、怎么考”都指向高质量发展。
一是树立大局意识,突出服务国家和省市战略的导向。我区的各项工作,必须
自觉置于国家和省市发展大局之中来谋划和推进。因此,考核导向要紧紧围绕中央
和省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涉及我区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的方面,要设置关
键性指标,强化对执行落实情况的考核。比如,对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产
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要通过考核,引导各部门各单位主动
对接、积极作为。同时,也要坚决纠治那种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效益,甚至与
大局背道而驰的行为,确保我区发展与国家和省市发展同频共振。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人民幸
福安康。因此,考核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
保护等领域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并加大权重。比如,在教育、医疗、养老、就
业、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要设置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引导干部
把工作重心放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来。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