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
得体会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
次全体会议于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
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
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
我国2025年至2035年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擘画了宏伟蓝图。
作为一名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我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了
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精神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全会
精神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我们基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
供了根本遵循。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将以知行合一、学做互促
的姿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奋力谱写
XX 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全部力量。
一、“学”字为先,在入脑入心中筑牢思想堤坝
学习是前提,是基础。面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
想、新论断、新要求,必须在“学”字上下足功夫,真正做到学
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原原本本学,力求学深悟透。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
坚定的基础。全会公报全文超过 5000 字,内容博大精深《建议》
更是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会坚持读
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逐字逐句研读全会公报和《建议》全文,
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全会关于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科学判断,以
及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
不断积累的坚定信心。要深刻理解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统筹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
部署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通过原汁原味的学习,确保思想和
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联系实际学,力求融会贯通。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
践。作为 XX 县的一名干部,学习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必须紧密联系县域发展实际。我会把全会精神与 XX 县“十五五”
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巩固实体经济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思考,XX 县
的传统产业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我们又该如何培育和引进
符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会强调优先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占有重要比重的县份来说,
就是行动的号角。我们要思考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本地特色农
业品牌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通
过这种联系实际的学习,使中央精神在 XX 县落地生根、开花结
果。
再次,带着问题学,力求有的放矢。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当前,XX 县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产业结
构调整、生态环保压力、民生保障短板等多重挑战。我会带着这
些问题去学习全会精神,从中寻找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例如,
面对经济转型的阵痛,我要从全会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的论述中寻找路径;面对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期盼,我
要从全会关于“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中寻找答案;面
对治理效能提升的瓶颈,我要从全会关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
系”的部署中汲取智慧。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能让学习过程变
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提升履
职能力。
二、“思”字为要,在对标对表中校准工作坐标
思考是桥梁,是深化。学而不思则罔。只有经过深入思考,
才能把全会精神从“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把中央的
“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的“施工蓝图”。
一要思考“国之大者”,提升政治站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但都与“国之大者”息息相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
五五”蓝图,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身处 XX 县,我
们的每一项工作,看似微小,实则都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抓好 XX 县的粮食生产,就是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
量;守护好 XX 县的绿水青山,就是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
瓦;优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