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政协专题传达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
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专题传
达学习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
全体会议精神。这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际,
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于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首都 XX 胜利举行审议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XX 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
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在“十五五”时期为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行动指南。
刚才,我们全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
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几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了初步
学习体会。大家的发言有高度、有深度、有思考,展现了市政协
委员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
和思考,再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价
值
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首要的是从政治和全局的高
度,深刻认识其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这次全会是我们党在关键
历史节点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擘画,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
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这是在关键时期擘画发展蓝图的战略指引。
全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
键时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
的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基础稳固、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中央
召开四中全会,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正是为了在战略
上把握主动,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
全会通过的《建议》,是指导“十五五”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
我们未来五年的工作提供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战略性、
指导性、前瞻性,必将深刻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进程。
第二,要深刻认识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本身
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的重要体现。全会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也对深化改革、
完善党的领导决策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发展与
治理的有机统一。我们要从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提升的高度,去
理解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
发展的能力。
第三,要深刻认识这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会公报通
篇贯穿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全会取得的丰硕成果,
再一次雄辩地证明,正因为有以 XX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
导,有 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才能战
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根本的就
是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XX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 XX 市不折不扣落地生
根、开花结果。
二、把握核心要义,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博大精深,全文五千多字系统部署
了十二项重大任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和着力重
点。我们要逐条逐句研读,全面系统把握,尤其要结合 XX 市发
展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一是要牢牢把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个
首要任务。全会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
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抓住了高
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对于 XX 市而言,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
的关键期,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协要围绕如
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如何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等课题,开展前瞻性研究。要
聚焦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
等方向,组织委员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
见建议,为我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政协智慧。
二是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个强
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全会强调,
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
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XX 市作为边境地区,具有独特的区
位优势,全会精神为我们用好“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提供了新
的机遇。政协要紧扣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等议题,开展民主监督和协商议政。要关注我
市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跨境产业链的培育、对外贸易和文化交
流的拓展,积极建言献策,助力 XX 市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