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2 日浙江部分省级机关面向基层
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 分)
材料 1:介绍一些自然禀赋比较好的村,生态气候优,丽水
云和梯田,然后还强调了环境保护治理长抓不懈,后面就是一些
村的例子发展咖啡产业带动就业致富村集体收入增长。
材料 2:给了以海岛乡村文化优化人居环境,墙壁喷涂海岛
特色壁画。给了乡村文艺表演,艺术共建。淳安下姜村村民自导
自演节目。
材料 3:发掘旅游资源打造品牌,乡村组团发展,开创“国
资+企业+村村参与”,多元创收模式,党建联建,共富工坊。
材料 4:市场运营模式。
问题:结合材料,概括浙江乡村旅游成功的经验,不超过
300 字,20 分。
1.保护生态环境。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加大宣传
力度,引导村民树立保护意识,发展丽水云和梯田等乡村生态游。
2.打造文化品牌。立足地方资源禀赋,结合体育、艺术、海
岛特色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造 IP,推动差异化发展。
3.加强区域协作。利用飞地模式,实现山海协作,整合山区
发展资源,乡村组团发展,开创“国资+企业+村村参与”,多元
创收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4.丰富消费场景。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延伸夜经济、银发经
济、研学等多样化场景,打造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聚集,
满足多样化需求。
5.加强专业运营。贯彻乡村市场化运营理念,制定乡村运营
地方标准,明确乡村文旅运营师、文旅运营团队等,促进乡村旅
游高质量发展。
第二题:公文写作题(30 分)
材料 1:无障碍环境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共享社会
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
中之义。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下,
浙江省推进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打
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全链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品牌,切实帮助残
疾人、老年人等有需求的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平等融入社会,提
升幸福感。衢州出台全国首部助残政策,浙江之前发布过无障碍
建设的政策。
材料 2:浙江将为残疾人就业再“加码”。《关于完善残疾人
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针对全面增进
社会支持,更好保障残疾人就业,大力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出
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意见》提出,要加大对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扶持激
励力度。将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持证残
疾人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加大对超比例安置单位的奖励政策落实力度,对超比例安置
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每多安置 1 人,每年按不低于当地 4 个月最
低工资的标准予以奖励。
在支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方面,要落实促进残疾人多渠道
就业创业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所需的场
地(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等予以补助。
特别是要鼓励个人创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对以员工制方式组
织就业,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每年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材料 3:科技是改变残疾人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有 8500 万残疾人,科技在残疾人
医疗、康复、照护、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
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
形势下,加强科技助残,提升助残科技研发应用水平,对于进一
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科技强国建设和发展助残领域新
质生产力,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关心、重视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协同
推动下,科技助残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优质助残科技成果不断涌
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一批助残科技人才、创新团队
和骨干企业竞相涌现,助力残疾人跨越障碍,将更多美好生活愿
景变成了现实。中国残联新媒体陆续推出科技助残典型案例,展
示残疾人工作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最新成果。
浙江省金华市残联聚焦残疾人康复需求,开发推广浙里助残
“精准康复服务”应用。应用基于“浙里办”服务平台,融入浙
江“智慧助残”体系,做到数据端多方贯通、服务端双向延伸、
治理端一键智享;打造“金˙儿康”和“金˙辅具”2 个子场景,
撬动康复政策提标扩面,变“被动供给服务”为“主动感知服
务”,实现康复补贴申领“无感办”、辅具适配“淘宝式”全链条
服务等功能,全面构建“线上+线下”双通道新机制、“机构+家
庭”双介入新模式。
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
业”。近年来,浙江出台一项项助残举措,一项项助残成果落地,
极大推动浙江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提升。请以“浙
里“无障碍”为主题写一篇短评,600 字以内,30 分。
共建无障“爱”社会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政策保障、就业扶持与科技赋能的“三
螺旋”模式,构建了残疾人群体共享发展的新生态,不仅彰显了
社会治理的温度,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
政策保障,构筑无障碍环境的制度基石。衢州推出的全国首
部助残政策,标志着无障碍建升维至制度保障层面。浙江省“全
链条”品牌通过物理空间改造与社会认知提升的双向发力,使
“平等融入”变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政策保障正重构城市肌理,
使设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重塑了“残健共融”的社
会价值观。
就业扶持,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超比例安置奖励机制
激发企业积极性,创业补贴政策破解资金瓶颈,员工制就业模式
则推动零散就业向稳定岗位转化。精准施策消除用人单位后顾之
忧,又构建起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使残疾
人就业从政策福利转向能力认同,实现了从“被动救济”到“主
动发展”的转变。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助残的浙江样本。金华市“精准康复服
务”应用以数字化重构助残流程,“淘宝式”辅具适配则提升了
服务精准度,通过“机构+家庭”双介入模式,构建了可持续的
服务供给机制,实现了残疾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智能匹配,
推动了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让残疾人获得的不仅是便利,
更是人性的尊严。
今后,浙江将继续落实市场活力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共振,把
“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