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县农业农村局 2025 年工作总结和 2026 年工
作计划
一、2025年工作总结
(一)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全面实施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
程,夏粮单产 489.68 公斤/亩,总产 34.60 万吨,播种面积、单
产、总产均同比增长。“三秋”工作有序推进,截止到目前,全
县秋粮已收 69.40 万亩,其中玉米已收 54.24 万亩。二是加快现
代种业发展。推进大豆种业大县建设,X 大豆繁种面积 8.4 万亩,
主要制繁种品种郓豆 1 号、菏豆 33、临豆 10 号,华豆系列等。
三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X
县 2024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通过市级验收,编
制《2025 年 X 县 3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持续开
展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第三次全国
土壤普查成果正在汇总,成功承办全市高标准农田现场会,并作
典型发言。
(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一是落实运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要求,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纳入系统的监测帮扶户,保持现有帮
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确保“三保障”和饮水
安全,全县脱贫享受政策农户 5167 户 10228 人中未发现返贫问
题。对防止返贫致贫风险预警信息 4352 条的走访核实,今年我
县新识别监测对象 15 户 29 人,针对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和发展
需求,精准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兜
底保障等帮扶措施。通过帮扶,新增稳定消除风险 25 户 67 人;
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不含兜底保障户)已全部消除
风险。今年我县未出现返贫致贫现象。二是衔接资金投入、项目
建设及运营维护。2025 年度争取各级财政衔接资金 XX 万元。
共匹配实施 12 个项目,政策性帮扶项目 4 个、产业发展项目 5
个、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 3 个。重点建设 2025 年度“X 县‘薯
香领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一处,涉及衔接资金
3300 万元。目前,“雨露计划”、“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2
个项目已完成;7 个项目按照各项目序时节点稳步推进;省级衔
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4 个项目中“乡村道路设施提升”、“乡村
亮化提升”2 个项目建设进展正常,分别完成施工量的 95%、
50%,预计在 10 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甘薯育种中心、乡村振
兴农副产品加工车间进展略为滞后,预计在 11 月底前完工。
(三)乡村产业优势突出
一是强化企业培育,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以“准规上”食品
为重点靶向发力,今年成功实现 3 家食品企业纳统,壮大了我县
现代食品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上半年
5 个新上和技改项目已全部完工,新实施 2 个食品产业新上及技
改项目:山东好趣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1.2 万吨干脆面智能生产
项目和山东鸿腾食品有限公司禽类屠宰精加工项目。二是聚焦产
业协同,助力产业升级。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特色
种养业、设施农业,加快实施中都街道中药材加工、康驿镇葡萄
生态农庄、义桥镇厚土黄姜冷链集散中心等特色产业项目,“土
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抓手。聚焦“一县一主业”,壮大 X
芦花鸡特色产业,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为支点,以 XX 万元
中央奖补资金为杠杆,撬动 XX 万元社会投资,加快补齐 X 芦
花鸡精深加工短板,目前已完成首批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建设内
容。利用 XX 万元衔接乡村振兴资金,建设 1.2 万平方米的乡村
振兴农副产品加工车间,该项目已经开工;向市乡村振兴指挥部
争取 41 亩建设用地指标,支持食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三是靶
向招引龙头,注入产业发展动能。指导金秋农牧公司制作“汶水
芦花鸡”品牌策划方案,开拓市场营销,实现从“卖产品”到
“卖生活方式”的转变。成功招引过 10 亿元食品企业 1 家(中
粮润远农产品数智产业项目),规上食品企业达到 8 家,1-7 月
现代食品产业规上营收达到 X 亿元。
(四)样板打造成效明显
一是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印发《中共 X 县委、X
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
加力的实施意见》《2025 年 X 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工作方案》,充
分发挥乡村振兴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对照年初
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重点项目 11 个,
项目总投资 XX 亿元,2025 年投资 XX 亿元,争取土地指标
44.78 亩,位居全市前列。二是片区建设推进措施有力。重点推
进 X、X、X、X、X 等 5 个市级示范片区创建,谋划项目 37 个,
总投资 4.67 亿元,完成投资 XX 亿元,占总进度 98%。三是人
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通过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春季战
役”,共清理“四大堆”3614 吨,清理路域环境“四大堆”1250
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数量 35000 余次。组织开展 10 次问题大
摸排活动,查看 15 个镇街 255 个村庄,共排查问题 1465 条,全
部完成整改。2024 年 2 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基本
完成,争取 2025 年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3 个。
(五)改革创新走在前列
一是“三资”管理有序落实。印发《深化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镇街加大问题排查整
改和线索移交力度,截至目前排查问题 153 个,建立健全制度文
件 6 个。组织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共清查集体资产 XX
亿元,摸底债务 XX 亿元,清理登记入库集体资产信息 20467 条、
资金总额 XX 亿元、集体资源信息 2769 条、合同 2569 份。二是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培力度,大力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1238 家、家庭农场 2178
家,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1 家、种粮大户 3224 家。
做强“汶农服”合作联盟,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