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在 X 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公司上下深入贯彻“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高质 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与核心基石。尤其自第三季度起,公司聚焦重 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一系列安全管理专项工作,有效提 升了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本报告旨 在对前三季度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 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一、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情况 第三季度以来,公司通过系统性规划与精细化执行,将安全 管理要求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全过程,取得了一系列积 极成效。 (一)持续夯实基础管理,安全标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公 司将高标准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复评审核作为年度重 点工作。为此,公司年初即召开专项启动会并印发工作方案,将 复评要求分解融入日常安全管理与生产作业流程中。在推进过程 中,公司定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对发现的问题与短板建立台账、 立行立改,为顺利通过复评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全员安 全管理能力,公司于年中在内部选定 5 家基础扎实、成效显著的 单位作为标杆,并组织各基层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共计280余人次, 分批次赴标杆单位进行现场培训与交流。此举措有效推广了先进 经验,提升了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安标复评工作的全面达标 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支撑。得益于扎实的前期准备与全员参与, 在 9 月份进行的现场评审中,公司最终以 93.24 分的优异成绩顺 利通过复评,继续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资质。这标 志着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在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方面达 到了新的高度。 (二)深入开展专项行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见行见效。公 司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雷霆行动”为契机,在权属范围内组织 开展了一场全领域、全穿透、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 大整治。该行动于 8 月份正式启动,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 生产“雷霆行动”的通知》,并召开了专题动员部署会议,明确 了行动目标、重点任务与责任分工。行动开展期间,各单位秉持 “层级全穿透、场所全覆盖”的原则,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了无 死角、无盲区的拉网式风险辨识。经全面梳理,共辨识出安全风 险单元 97 个,其中黄色风险单元 40 个,蓝色风险单元 57 个。 依据 X 集团的统一要求,公司对“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 间分布图进行了动态更新与重新划分。通过此次排查,进一步摸 清了安全风险底数,梳理出三级危险点 16 个、消防重点部位 13 个、权属范围内出租场所 1 个、业务相关方 24 家,以及环保风 险因子 127 个。在全面掌握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公司分层分级建 立了详尽的安全环保风险电子地图与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实现了 风险的精准画像与动态管控。与此同时,为确保管理制度与现场 实际相匹配,公司结合风险摸底与隐患排查情况,组织对现行的 107 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全面性与有效性进行了系统 评估。评估共发现 27 项制度存在滞后或与现状不符等问题,需 要进行修订完善。此项工作为后续建立健全覆盖设计、生产、运 维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环保制度体系,提供了明确的问题导向和坚 实基础。 (三)聚焦治本攻坚任务,本质安全能力获得系统提升。公 司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作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的核心抓手,着力在安全理念转变、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标准执 行和安全素质提升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增强了主动发现 问题和有效解决深层次风险隐患的能力。截至目前,一系列治本 攻坚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已顺利完成对所有危险化学品 储存条件的专项评估工作,确保储存、使用环节符合国家标准与 规范要求。由 X 集团统筹支持的安全费用项目“安全生产关键 参数监测预警系统”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对关键工 艺参数的实时监控与异常报警。此外,消防集中控制室建设、生 产区域视频监控系统扩容等多个技防、物防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 推进中。公司高度重视问题的整改闭环。针对 7 月份 X 集团安 全生产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第一时间制定并下发了 详细的整改计划与责任追究通报,明确了整改措施、责任单位与 完成时限。同时,组织各基层单位认真对照检查标准,深入开展 “举一反三”式自查自纠,将同类问题与潜在风险一并纳入整改 范围,有力促进了全公司本质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 要求和“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 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在日常检查和 此次“雷霆行动”的深度排查中均有不同程度地暴露。 (一)部分老旧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短板亟待补齐。作为一 家拥有较长发展历史的装备制造企业,公司部分生产车间仍在使 用一批役龄较长的设备。尽管经过了多年的维护保养,但其固有 的安全设计标准与现行国家安全规范相比存在差距,构成了“物 的不安全状态”的源头性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老旧车床、 铣床等机械加工设备,其传动部件缺少有效的物理防护罩或安全 联锁装置,操作人员意外接触的风险较高。二是一些设备的紧急 停止按钮配置不足或位置不合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确保操 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第一位置快速触发。三是个别车间的电气 线路和配电箱存在老化现象,线缆绝缘性能下降,在当前生产任 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