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上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上关于 安全生产工作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围绕学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和近期思考,我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一同深化认识、共谋良策。发言有不当 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深化思想引领,谈谈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最近,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 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摘编》的再学习、再领会,我内心感触良多, 对安全生产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理解。总 书记强调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的工作让我每天都与辖区的群众和企 业打交道。我深知,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安全是那个起笔 画龙点睛作用的“1”,没有了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失 去了意义。任何一次安全事故,对社会而言可能只是一组冰冷的 数据,但对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是天塌下来般的毁灭性打击。因此,安全生产工作,绝不是可有 可无的点缀,而是必须抓好的“硬任务”;更不是权宜之计,而 是必须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它事关发展全局和人民福祉, 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 从这个角度看,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保安全就是保民生。 全乡经济要发展、社会要稳定、百姓要安居乐业,其最基本的前 提就是安全。离开了安全,招商引资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乡村 振兴的蓝图可能沦为空谈,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作为分管领导,我常常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时刻怀 有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对生命的 敬畏,也源于对职责的坚守。 二、坚持问题导向,说说当前工作中的差距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 众的期盼,我乡的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这些问 题像潜藏在水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对我们造成冲击。我个人梳 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距: 首先,风险底数掌握不够“清”,数据支撑存在“信息孤 岛”。近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隐患排查工作,也建立了不少台 账。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全乡安全风险的家底是否真正做到了了 然于胸?恐怕还不够。目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手工 台账”和“静态管理”的层面。比如,各行业领域的数据系统互 不联通,形成信息孤岛,导致跨部门、跨领域的风险关联性分析 难以开展。我们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逐案分析”,而缺乏 基于长期、大规模数据集的深度分析,难以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 势。根据乡安委办的非正式统计,2023 年至 2025 年 10 月,我 乡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11 起,造成 2 人死亡、13 人受伤。其 中,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领域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占比超过 70%。这组数据背后,反映出我们的风险管控重点还不够聚焦, 预警预防能力亟待提升。全乡排查出的 180 余项安全隐患,虽然 整体整改完成率达到了 92%,但剩下的 8%多是涉及多部门协调、 资金投入大的“硬骨头”,整改推进缓慢,这说明我们的隐患闭 环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有力。 其次,基层监管力量配备不够“强”,专业能力存在“本领 恐慌”。“人少事多”是乡镇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普遍困境,我乡 也不例外。目前,我乡安全监管条线的专职事业编制人员仅有 3 名,实际在岗 2 名,且都身兼数职。而全乡纳入监管范围的工贸 企业、建筑工地、危化品经营点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多达 620 余 家,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数量严重失衡,日常巡查检查往往是 “蜻蜓点水”,难以做到深查细究。更关键的是,专业能力的不 足。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对监管人员的专 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们的干部培训多以通用性法规学习 为主,针对性、实操性不强。据初步了解,我乡安全监管人员中, 持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高,关键岗位安全培训的系统完成率 可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