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2025 年工作总结和 2026 年工作
计划
202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
官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 市农
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
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学习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
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
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和合
善治的文明之城”贡献了农业力量。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农业强市建设
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
任务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聚焦底线任务,农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始终胸怀
“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防止返贫等重要
政治责任,着力夯实“三农”压舱石。一是粮食安全根基更牢。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紧盯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环
环紧扣抓好春耕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秋播关键环节。全年完成
粮食播种面积 XX 万亩,预计总产量达 XX 万吨,超额完成省下
达任务。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XX 万亩,同步推进高效节
水灌溉,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扎实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密切监测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发布预警信息 XX 条,落实防控措
施 XX 万亩次,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二是脱贫成果更巩固。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聚焦产业和就业两
个关键,投入衔接资金 XX 万元,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 XX 个,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 XX 人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保持
稳定增长。三是耕地保护红线更紧。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
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耕地保
护目标责任考核,持续推进撂荒地整治利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
少、质量有提升。推广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施用等技术,完成深
松整地 XX 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二)聚焦提质增效,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构建现代
乡村产业体系为目标,着力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经营主体、做活
产业融合,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一是特色产业扩规提质。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深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蔬菜、畜牧、
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XX 亩,改造
提升规模化养殖场 XX 个。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壮大永
昌羊肉、X 高原夏菜等区域公用品牌,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成
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经济业态更加丰富。二是经营
主体活力增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新增市级以上
龙头企业 XX 家、示范家庭农场 XX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XX 家。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面积 XX 万亩次,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农产品线上线
下销售渠道进一步畅通。三是产业融合深度拓展。大力发展农产
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农产品加
工转化率预计达到 XX%。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乡村旅游、休
闲农业、农村电商持续火热,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XX%,综合收入突破 XX 亿元,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推
动“非遗+文旅”融合,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精品研学路线,文
化赋能产业振兴效果初显。
(三)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协调推
进乡村建设和治理,努力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一是人居
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
理“三大革命”,完成户厕改造 XX 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
体系覆盖率达 XX%,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持续推进村庄
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创建省级美丽庭院 XX 个,村容村貌
焕然一新。二是乡村治理有效提升。坚持党建引领,推广积分制、
清单制等有效治理方式,健全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高价彩
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
明家庭创建活动,2 个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新时代文明
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组织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活
动数千场次,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三是基础设施短板加
快补齐。统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电网升级、网络覆盖等基础设
施建设。完成 XX 个村屯的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
率保持 XX%。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改建农村公
路 XX 公里。农村千兆光网、5G 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聚焦激发活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拓展。用好改革关
键一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
土地经营有序推进。巩固提升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
基地制度改革与管理,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乡
村旅游、民宿康养等产业。二是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深入实施村
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计划,推广资源发包、物业租赁、联合
发展等多种模式,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预计全年村均集体
经营性收入达到 XX 万元,其中 XX%的村超过 XX 万元。三是
投入保障更加有力。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争取中央和省
级财政资金 XX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