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市金融监管分局2025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市金融监管分局 2025 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2025 年,XX 金融监管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及上级监管机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以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以保护金融消 费者权益为根本,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辖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风险整体可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监管协同,筑牢风险防控组织屏障 分局立足新职责新使命,充分发挥“四级垂管”体制优势, 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监管格局,为防非打非等核 心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是深化横向联动,凝聚央地协同合力。主动加强与地方党 委政府的沟通汇报,推动市、县两级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工 作机制实现全覆盖。积极牵头,联合公安经侦、市场监管等部门 分别签署《防范和打击银行保险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合作备忘录》, 建立起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会商的常态化跨部门合作机制。 配合属地政府指导组建“XX 金盾”防非打非志愿者服务队,引 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与基层综治网格深度协作,共同建成防非服 务站 12 个,将风险触角延伸至社区、乡村末梢,形成了广泛参 与的群防群治体系。 二是打通纵向脉络,强化市县监管协作。制定印发《XX 金 融监管分局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方案》,指导辖内 11 家 监管支局同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一 盘棋”推进。分局及各支局均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相关 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防非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将防非打非工作与 非现场监管评级、现场检查立项、信访举报核查、消费者投诉处 理等日常监管工作有机联动,有效整合了监管资源,形成了上下 贯通、同向发力的工作闭环。 三是坚持学干结合,激活条线履职动能。定期组织召开全系 统防非打非专题条线会议,及时传达最新政策精神,明确阶段重 点任务。分局党委班子将防非打非工作作为基层调研督导的必选 项,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培养,鼓励 监管干部钻研业务,自主建立了跨行企业开户行查询、账户流水 异动筛查等 EAST 监管模型 7 个,显著提升了风险线索排查的精 准度。分局 1 名骨干干部因在穿透式监管建模方面表现突出,入 选省局建模团队并在全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竞赛中获得 优异成绩,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养。 (二)实施精准监管,构建风险化解坚实堤坝 分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创新监管手段,聚焦关 键环节和风险源头,实施穿透式、精准化监管,有效筑牢了金融 风险“防火墙”。 一是前瞻管控“有照违章”。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纳入对银 行保险机构的年度监管会谈重要内容,实现政策压力传导全覆盖。 在全辖范围内部署开展银行保险业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排查 治理行动,督促机构强化内部管控,严防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参与或协助非法金融活动,筑牢金融机构体系与非法金融活动之 间的隔离墙。主动联动市场监管部门,全面交叉比对含有“银行” “保险”“信托”等金融属性字样的市场主体工商登记信息与金 融许可证系统信息,对发现的 13 家无证或有照违规机构,坚决 推动其完成注销或变更登记,从源头净化了市场环境。 二是严密盯防“无证驾驶”。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未经 许可擅自开展金融活动的现象,分局主动对接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建立了涉金融经营主体准入登记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 联合属地防非打非牵头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涉金融属性 字样规范清理专项工作,通过事前会商、事中拦截、事后处置的 方式,源头防范“无证驾驶”风险。2025 年以来,分局累计向 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抄送行政许可文书 36 份,为其在注册登记环 节准确识别金融业务提供依据;市场监管部门就新申请注册登记 事项向分、支局征求意见或咨询相关监管政策 19 次,有效避免 了“李鬼”机构的产生。 三是持续加强监测预警。积极推动市委网信办将“虚拟货币” “高息理财”等 18 个涉非法集资关键词纳入互联网日常监测范 围,实现风险线索早发现、早预警。印发专门工作通知,督导辖 内银行机构严格落实可疑资金交易监测制度,充分发挥资金监测 前哨作用。分局及各支局联合属地政府、社区网格员等力量,累 计开展“扫楼清街”式风险排查 148 次,深入商务楼宇、临街店 铺等风险高发区域,积极协助属地涉非线索会商研判,综合运用 EAST 系统等监管科技工具,深度分析追踪涉非资金流向,为案 件查办提供专业支撑,切实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三)深化宣传教育,织密群防群治安全网络 分局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将宣传教育作为防范金融风险 的第一道工序,创新形式、拓宽渠道、精准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