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县人民法院党组工作的汇报材料(向
县委第 X 巡察组提供)
根据巡察工作要求,我代表 XX 县人民法院党组,就近年来
我院党组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本次汇报旨在全面客观反映情况,深入查摆问题,诚恳接受监督,
以期推动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工作开展情况与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法院党组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
的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正确方向。院党组始终把党的政
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党组理论
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政治轮训等形式,持续深化对党的
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不断增强“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国共
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主动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
重大案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在
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发展大局。依法惩治各类刑事
犯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
定。妥善审理民商事纠纷,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着力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支持监督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
制,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近年来,全院收结案总体保持平
衡,审判质效核心指标稳中有进。
(三)践行司法为民,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推进“一站式”
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渠道,减
轻群众诉累。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快立快审快执涉教育、就业、
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案件。大力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
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落实院领导接访、
包案化解等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健全完善审判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
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
强智慧法院建设,广泛应用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等,推动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五)坚持从严治院,锻造过硬队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
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
育整顿成果,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的落实。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
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铁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院党组的工作与
县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下
面,本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我们进行深刻查摆和剖
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剖析
(一)在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方面,存在
“结合不紧、落实不力”的问题。
院党组在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上,
虽然能够及时传达学习,但在结合法院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
落实上,深度、精度和实效性尚有不足。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结合点找得不准。在运用司法手段服务
县委中心工作,如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主
动性、前瞻性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具有法
院特色的“自选动作”。例如,在审理涉及本县某重点招商引资
企业的系列合同纠纷案时,未能及时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进行集
中研判,简单地按流程分案审理,导致裁判尺度存在不统一现象,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企业在县内的投资信心和发展预期。这反映
出党组在推动司法审判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深度融合上,谋
划不深、措施不实。
落实司法为民理念存在“温差”。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
的司法需求研究不够透彻,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未能完全跟上群众
期待。比如,我院推广的“移动微法院”等在线诉讼服务平台,
虽然硬件设施已配备,但宣传引导不足,部分年龄较大的群众操
作困难,且后台响应和处理效率时有滞后,导致“数据跑路”替
代“群众跑腿”的效果打了折扣。再如,在诉源治理方面,虽然
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但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培训不够经常、
不够有力,大量案件仍涌入诉讼程序,“抓前端、治未病”的效
能未能充分发挥。这暴露出党组在推动司法政策贴近基层、贴近
群众方面,思考谋划不够细致深入。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
风险隐患警惕性不高,对干警网络行为、日常言行的教育引导和
管理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曾有干警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未经证
实的网络信息,造成不良影响,虽然事后进行了处理,但反映出
党组在抓常抓长、防微杜渐方面还存在短板,对意识形态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认识需进一步深化。
(二)在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面,存在“防
线不牢、监督不严”的问题。
院党组虽然始终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但在压力
传导、风险防控和日常监督上还存在“宽松软”的现象,个别干
警的违纪违法问题损害了司法形象和公信力。
“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禁而未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
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例如,在撰写某些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时,
存在“穿靴戴帽”、照搬照抄上级文件表述的现象,缺乏针对性
的分析和实在的举措。在接待当事人时,少数干警存在“门好进、
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换位思考。甚至
出现过一起执行案件,因承办法官工作拖拉、效率低下,导致
申请人合法权益未能及时实现,引发当事人长期信访。这说明党
组在整治顽瘴痼疾上,韧劲和狠劲还需加强。
司法不公、不廉问题仍有发生。虽然大力整治,但关系案、
人情案、金钱案的风险依然存在。具体案例:2022 年,我院一
名员额法官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与一方当事人的代
理律师存在不正当交往,接受其宴请,并在案件事实认定和证据
采信上存在偏颇,虽未最终造成错判,但该行为被当事人举报,
经查证属实,该法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此案例暴露出我院在审
判权力运行监督、防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三个规定”的严
格执行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