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 1月 10日在肇庆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 次会议上 肇庆市市长 吕玉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肇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 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 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 府“1+1+9”工作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高 质量发展理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等重大战 略机遇,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持之以恒推进产业、乡村 旅游“三大振兴”,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发展“366”、创新驱 动发展“1133”、现代农业发展“611”“三大工程”,持之以 恒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市“三大创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以 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相互 匹配,经济总量、结构和速度相互支撑,预计(下同)地区生 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6.5%左右(以下简称“增长”),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114.2亿元、增长 7.7%、增速居全省第 2位,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5%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省批准建 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特别合作试验区,“数字政府”改革 实现“九个全省率先”,企业开办和不动产登记“一天办 成”,星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5A级景区,省、市十件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 务基本完成。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六稳”工作,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加快。民间投资增长 21%,房地产 开发投资增长 30%,工业投资增长 5%左右。269个市重点 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104.1%。产业投资后劲更强, 小鹏汽车生产基地完成设备安装并试运行,落地开工项目 134个、完成投资 187.2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含首期试投 产)78个、完成投资 98.7亿元。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新 建成 5G基站 141座。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政银企对接常态化, 为中小微企业办理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和应急转贷资金 53亿 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5.9%、18.2%。首家企业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县(市)单 家机构改制农商行全部完成,城区三家农合机构合并组建 肇庆农商行获批。超额完成年度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债务 风险总体可控。 外资外贸保持稳定。出台“外资七条”修订版,落实 扩大港资市场准入领域政策,实际吸收外资 10.5亿元、增 长 6.5%,成功引进港资项目 33个、投资总额 616亿元。积 极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新兴市场,对非洲、东盟、“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均超 30%。 发展预期持续增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 38条,深入推 进“书记市长强企直通车”,建立“肇商 ·市长面对面协 商”等暖企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 37.41亿元,实有企业数量增长 11.1%。限上单位通过公共 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 36%。就业保持稳定,城镇新增 就业 4.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零就 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聚焦重大平台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 加快 特色平台进一步扩容提质。肇庆新区总体规划扩容修 编工作获省同意,引进奥士康科技产业园等 11个项目、计 划投资总额 456亿元,开工建设平谦国际(肇庆)现代产业园 等 25个项目,谋划打造 10平方公里的港肇合作示范园,一 批服务港澳民生的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举办大湾区绿色农 副产品集散基地推介会,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 分中心等项目落地,10个农场成为首批大湾区“信誉农 场”培育点。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累计入园项目 136个, 投资总额 110亿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新引进电子 信息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 7个,累计建成通用厂房 38万 平方米。 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开通肇庆始发直达香港 和深圳高铁、怀集始发深圳动车,往返香港高铁有 2对 4趟、 往返深圳高铁(动车)增至 15趟,广佛肇城轨肇庆至佛山西 基本实现公交化。广湛铁路(肇庆段)有序推进,珠江肇高铁 列入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汕湛高速(肇庆段)建成通车, 怀阳高速、广佛肇高速二期(肇庆段)加快建设,东进大道三 期、肇庆大桥扩建项目加快推进。 府城复兴扎实推进。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累计投入 15.63亿元,“一城环绿”美景初步呈现。府城文旅加快融 合,出台旅游振兴“十大行动”计划和 10条扶持政策,叶 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 功举办体操世界杯挑战赛等国内外赛事和“肇庆徒步日” 等大型体育活动,获评“2019最佳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现旅游收入 339.6亿元,增长 5.1%。 三、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发展“366”工程,产业发展集 聚增效 “三个年”活动成效显著。成功举办各类重大经贸活动, 新引进合同项目 184个,计划投资总额 1795.2亿元,其中 超 100亿元项目 4个、超 10亿元项目 41个,碧桂园、宝能、 世茂集团等知名企业看好肇庆。深入推进产业投资项目 “双容双承诺”改革,总投资 332亿元的 74个产业项目实 现直接落地,年度计划新增落地开工项目和竣工投产项目 超额完成任务。新开发及盘活园区用地 1.7万亩,建成及盘 活改造通用厂房实际利用率达 80%。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大传统低效产业退出和整 治提升力度,推动 280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工业 技改投资 129.7亿元、增长 12%,风华高科等企业的 7个项 目成为省支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数字经济发展加快, 京东云华南总部等大数据项目开工,肇庆大数据云服务产 业园进入试运行阶段。引进心里程区域总部、华伦生产研 发总部等新兴产业项目。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 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兑现“366”“1133”工程奖励 2.6亿元。 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1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 业增加值的 60%。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 30 家、规上工业企业超 110家。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四、持之以恒推进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发展 新动能进一步释放 创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省级西江高新区通过评审。 新增高企 157家,总数增加到 55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 288 件。4所本科高校加快建设,引进香港公开大学合作办学,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落户肇庆 设立全省首个创业创新学院。新增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 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高到 46%。建成高 水平孵化器 26家、众创空间 5家,华智科创成为国家级科 技企业孵化器,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引进及孵化企业 15 家。获批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 分中心。 高新区发展再提速。肇庆高新区被工信部确定为“绿 色园区”,珠三角(肇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新引进山鹰国际高端产业基地等 超 100亿元项目 2个、超 10亿元项目 14个。新认定科技型 中小企业 10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超 50%。 高层次人才引育有新进展。举办肇庆人才节等活动, 新培育国家“万人计划”专家 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 选 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名,柔性引进国内外院 士 15名。引育第三批西江创新创业团队 11个、领军人才 7 名。新区、端州、鼎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挂牌运营, 入驻企业(团队)46家。 五、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乡村振兴扎 实推进 精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年投入扶贫资金 2.4 亿元,105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实现达标出列,8.8万相对贫 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退出。夯实“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 果,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年人均 9600元,符合条件的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累计建立镇 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基地)310个,推进到户产业扶贫项目 10万个。对口帮扶桂林、贺州两市四县实现贫困县脱贫 “摘帽”,鼎湖结对帮扶昭平经验全国推广。 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进。新增 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总量居全省第 5,德庆、广宁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 科技园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进度居全省第 3。 新增国家级专业村镇 2个,创建省级专业村 66个、认定专 业镇 7个,3个种养区入选第一批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 功创建 1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 6家省级、15 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 四会入选“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推 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 410公 里,整治“畅返不畅”路段 687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无害化户厕普及率 100%。省际廊 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全面启动并初见成效,广宁、德庆、怀 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核心村落建成美丽宜居村,首批 7个乡 村振兴示范镇“书记项目”基本建成,6条线路入选省乡村 旅游精品线路。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创文攻坚精准推进。实施“十大提升计划”,深入推 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升级改造老旧小区 189个、背街小巷 164条,建成街头小景 95项,17个集贸市场完成标准化改 造,26个老旧小区完成加装电梯,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完 善以便民市场、社区服务中心为主的“15分钟生活圈”。 端州城区新增停车位 9000多个,50条“瓶颈路”建成通车, 交通畅通指数居全省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 察整改任务,精准管控重点污染源,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 数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比上年上升 1位、改善幅 度为珠三角第 1。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基本完成河湖“清 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任务,水质综合指数排名稳居 全省第 2位。持续有效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倾倒固体废物 行为。肇庆环保能源发电项目顺利点火试运营。耕地保有 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超额完成省考核任务。完成桉 树林分改造 5.04万亩,新建森林小镇 6个,获评“中国十 佳绿色城市”。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占比 70.8%。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 1835个、义务教育学位 1.74 万个,高考本科上线率超省平均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卫生 城市复评,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列为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 单位,4家县级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开业,新增医疗机构床位 5600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 99.9%、99.3%。低保、孤儿养育、“两残”补贴等 3项工 作提标水平均高于省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达到省的要 求。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 42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1673 户,新建或改建城市公厕 103座。市粤运汽车总站整体搬迁 运营,公交电动化比率达 80%。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 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 9个,智感安防区建设成为省示范 点,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 7.6%。圆满完成重点敏感时 段“三个不发生”信访保障工作目标。安全生产形势、食 品药品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总体稳定。退役军人各项优抚 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军民共建和 “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统计、民族、宗教 革命老区、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地方志、档 案、气象、水文、地震、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 人、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全 面提升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 “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 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 人大、政协监督,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 市政协通报情况,按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 103件、政协提案 183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长直通车”办理建议 19件。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 实施提升党委政府治理效能若干措施,在法治广东建设考 评中获得第 4名,其中法治政府建设排名全省第 1位。营商 环境不断优化,实现 42个部门政务数据跨层级共享,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基本实现“80、55、45”目标,基层办事 提交证明量减少 90%以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地级 市排名第 31位,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调查居珠三角第 2位。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党风 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实施“四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行 政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切实抓好 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 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市人民 和社会各界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我谨代表市人民 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 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肇部队和单位,向各位老领导 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肇庆建设发展的海内外各界 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肇庆经济社会发展还面 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工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体系还 不明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新引进项目落 地效果不明显,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的硬招实招还 不够多,产业规模效益还没有充分体现。三是推动经济发 展的创新动能还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新型研发 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部分还处于初创阶段。四是生态 人文资源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旅游业竞 争力不够强。五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 出,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依然不高。六 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 公共交通等方面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七是政府 工作作风有待持续改进,行政效能还要不断提高。这些问 题,我们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 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 们既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 设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等重大战略机遇, 又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等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坚定必胜 信念,充分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 维、底线思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坚持产业强市不动 摇,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 工作,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保稳定工作,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 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 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等战略机遇 持之以恒推进“三大振兴”“三大工程”“三大创建”,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全面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 域经济布局,着力打造高品质新都市、高水平制造新城、 高质量乡村振兴高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 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 枢纽门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 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 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 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1%,实际吸收 外资增长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 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 以内。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 度,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雷 厉风行的实干精神,用改革思路破解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堵点问题,广泛凝聚起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的磅 礴动力;必须树立湾区意识、湾区标准,强化机遇意识、危 机意识,既抢抓“双区驱动”“双核联动”带来的产业外 溢和制度创新机遇,又积极应对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虹吸 效应”、财富流动的“马太效应”,以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加快建立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协作发展机制,真正成为大湾 区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必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统筹 推进府城复兴与新区崛起、都市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互促互 融、城区功能提升与县域经济繁荣,摸准摸透深圳、广州 等核心城市产业情况,瞄准产业链精准招商,一个项目一 个项目抓实抓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加快成为 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必须坚决落实 “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开源节流提质提效,坚持“造 血”或支撑“造血”项目优先,坚持建设项目降成本出效 益,坚持建设规模标准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推动存量 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支持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全力在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得一席之地 全面融入大湾区产业发展。瞄准大湾区产业发展所需, 积极参与广佛肇都市圈建设,加速引进布局大湾区产业链 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群,打造对接大湾 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的“蓄水池”。全面落实支持深圳建 设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积极参与深圳产业链配套分工, 对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配套合作,加快引进 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全面落实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 出彩”行动方案,深化与广州产业合作共建,以新能源汽 车和汽车零部件为着力点参与广州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打 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要基地。 强化与大湾区各地互联互通。加快融入大湾区 1小时交 通圈,推进肇明高速动工建设,谋划推动广佛肇云高速、 江肇第二高速建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