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教授在会上发言表示:本轮经济危机发展,为中国进口需求提供相应供应资源的国家,发展状况较好,中国对于战略性资源的进口,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因为“价格会越长越高。”
以下为陈东琪发言实录:
朱善利:谢谢厉老师,接下来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教授演讲。
陈东琪:刚才听到了厉老师的演讲,既表示敬意又表示感慨。我主要讲讲“十二五”经济新变化的想法。现在特别是去年年中和下半年,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好似多米诺骨牌展开一样大家很担心,一直到元旦以前我看悲观的言论还是很多,蔡洪滨教授写过一本书评论国际上的一些看法,有的讲会进入第三次大萧条,这次危机很厉害,第一次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生产过程危机,第二次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刚才厉老师做了分析,这是第三次,看样子从内容、程度都要比前两次厉害,克雷德曼(音)比较准确的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我记得2008年感恩节我们有几个人讨论的时候都说这次危机会很厉害。
另外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以往的案例通常是要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这个进了很多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我看到最近很多全国性的大的课题评审,因为我参加很多的评审都是涉及到这些题目,所以当我们的人均GDP进入到所有的中等收入这个大层次的下限的限制上以后大家不用担心,最近我们的GDP公布了2010年是39.88亿人民币,接近40万亿,我们大概是人均4530左右,人们有这个担心有这个预计不是没道理的。
第二个是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特别是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原来的低水平的经济发展要升级,而原来的模式不管它怎么样的情况会大量需要劳动力,如果结构升级加快,单位GDP需要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就会减少,所以大家觉得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当中会出现经济大幅度下降。我列这几个观点是想说我们的学者、决策界甚至是商界都在考虑这些大问题,这些问题当然对我们的全局布局很重要,谋划长期,谋划未来30、50年很重要,但是我们如何判断实际的经济增长趋势的变化,我想利用今天这样一个论坛,中华创投家,不仅是大陆、港澳台,全世界华人创投的家,“家”是很厉害的,所以在这个论坛上我想讲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的想法分两点,第一点经济的短期将周期式的下降,4月份开始,据统计局公布的GDP资料、电力资料及其他相关的宏观产业指标,我注意到小周期,季度性、月度性下降调整结束,比我原来预计的要提前,主要是由于政府推动的投资计划实施接近完毕,民间社会投资力度加大,主要是前接近两年过程当中靠设施投资需求和补贴性的消费增长逐步转变为市场性的投资和发展阶段带来的新的消费的增长,来的比我预期还要快。欧美的情况小周期下降我注意到也在结束,有的接近结束,因为我在跟踪美国的新兴指标、产业指标,美国的 制造业 指标,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度和销售,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和包括圣诞节这一个月的销售情况,美国经济在出现季度、月度3季度之后的回升,因为它的CPI环比都出现了零以上的增长,欧洲的情况,特别是英国我看到CPI的月、环同比增长也是这个趋势,现在唯一的就是爱尔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这样一些处于主权债务危机和被信用机构评级预期带来的他们的市场和投资消费需求还在下降,但是他们的比重很小,因为无论是 欧元 区27个和欧盟21个这两个经济群体都在发生变化,其中比较大的德、法、英,我们看比重达的,单看希腊、爱尔兰,对整个欧洲经济主流趋势的影响不是很大的,所以我感觉到欧洲最痛苦已经或即将过去,但最终要解决它的主权债务、降低它的债务率,一方面靠紧缩开支,其实更重要的靠由经济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出现改善,因此时间不是小周期可以涵盖的,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已经在逐渐改善。
更为重要的欧美日的政策,比如说美国的减税政策,8300多亿的掩饰布什政府减税政策的规模不是空的,其中两千多亿是直接减税的,刚才厉教授讲到三种成本推动里面的工资情况的时候,其实美国的税里面的减少可能对工资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可能会有所减少,这当然是来自政府税支持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来自它的就业市场,可能会改变它的失业率很高的状况,失业率不一定下降,因为出现结构性的变化,但是整体的来讲,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降到4成以下。第二个货币政策,我不相信货币政策如此之大不会产生效果,我最近提出,我认为会出现通货膨胀回流,就是这个经济体还会收纳一部分通胀,但同时会带来增长,我认为1季度会比去年4个季度都好,美国1季度3.7,2季度1.7,3季度2.6,4季度现在没看到,我3个月以前预测2.5以上,今年1季度即使和去年3、4月差不多,那今年的2、3、4,尤其是3、4会上去的,主要是政策。
货币政策刚才我讲现在利率很低,你那十几年你是超低的利率,日本0-0.1,欧元区大概平均0.3-0.5,中国高一点,虽然我们加了两次息也不高,因为你的物价高,相对历史利率变化的平均值也是低的,货币政策长期利率很低,数量供应很大,这种货币无论是成本性、结构性的还是农产品结构性上涨带来的问题都会通过货币现象来表现,最终一定会是货币经济。最近日本也在减税,现在是将近五个点,日本减五个点的税是很厉害的,尽管日本内需不足,通缩很厉害,但是它的对外投资出口带来的它的储备以及经济增长、就业是会有增加的,所以我的基本想法,从欧美日的这样一个全球经济最近下降的短板来讲,盛水这个桶就是欧美日,因为这三家在全球比重中占最大,美国占22左右,日本占8左右,欧洲占20左右,这三家加起来的权重在全国接近60万GDP中,他们由弱复苏转为强复苏,他们三家的经济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下半年会出现明显复苏,
讲长板,巴西、印度,我看印尼、澳大利亚可能还强一点, 金砖四国 有一定分析力,但是真正的中国、印度、巴西、印尼还可以,这些经济力是遏制全球这次经济危机时间延长的很重要的力量,所以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出现负增长的季度不长,年率只有一年,和29-33年不可比,刚才厉老师讲的政府用政策用的极致,我们看货币政策实践史这次非常严重,下去了几十亿 美元 的货币,所以我想这个长板经济首先是接受应对金融危机当中的货币政策放松,这个钱首先流到新兴经济体,从09年2季度6.2到去年1季度11.9,快速上升,主要是我们政策很厉害,所以接纳了很多资本流入包括热钱,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这个钱既表现为投资又表现为消费,既表示为生产又表现为流通,我们去年后三季度一直在调,调到四季度的9.4。
我没看到印度年度指标,我估计它应该在8以上,大概略低于中国经济的10.3,我在研究中国和印度的季度增长差和年度增长差,所以印度经济在赶,因为它的总量不大,人口增长很多,但是它的成长性好,所以我感觉到只要中国和印度这25亿人口加上增量的话,即使小调整还是很高,中国即使小调整还有9%左右,我想只要中国增长有9以上,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就会快速增长,因为它给中国提供原材料,包括石油、铁矿石、有色、等等,德国为中国提高汽车,日本为中国提供照相机、汽车,俄罗斯为中国提供油和气,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在9以上,所有出口资源给中国的这些国家都会好,增长会好、收入会好、财政会好,所以我的看法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现在看样子季度9以上不可能的,也没必要,所以我的想法短期经济增长,新型经济体会保持危机后的极速快速增长后的收敛然后恢复到常规性的快速增长,这个是中华创投家的机遇。
短期我还讲一个贸易,这次经济危机下来影响到银行、房地产,其实还有很大的影响就是贸易,大家关注的是房地产、金融,其实影响最大的、对企业就业影响大的贸易更厉害,中国、欧美、日本是这样,其他的地区都是这样,甚至是非洲。贸易经过09年两位数大幅度增长之后,我估计今年的贸易至少9以上的增长,我最近注意到全球的海运、国内的海运股票有些变化,中国虽然的进口出口增长12月份降到20以下,但是主要是同比的指数基数变化,增长是非常快的,去年顺差只有1830亿,前年1960亿,虽然年度的平均和月度有收敛,但是是由于进口增长更快,顺差不是我的能力下降、竞争力下降,是由于我们想进口更多,刚才厉教授讲了我们要增加储备,什么储备,肯定不是自己市场内的,一定是市场外的,而且我主张一定要增加,越是低潮,越是人家悲观的时候我越要增加,所以我主张这个时候不要留钱,就要买东西。
昨天涨明天会涨的更高,我是讲的资源,尤其是未来必须要的支持工业经济、GDP增长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客气,这样的话由于进口增长的加快,所以出口即使保持同样增长顺差也会下降,因此顺差不是绝对性下降是结构性下降,而且我注意到我们的竞争力在提高,我们现在对贸易出口的贡献度越来越由低水平的产品甚至向高端产品的转化,这样的话我的出口同一个东西对资源依赖的减少,但是对GDP贡献值是增加的,是由于我的价格上涨,是由于我本身的技术含量增加,所以这点一定要看到,因此我认为短期增长没问题的。所以我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现在大家看的很低,决策部署低是有主动性的,因为要调结构的方式,但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经济2011年不会低于9.5。投资会在哪些方面增长,虽然由于价格控制带来的房地产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整个房地产只是结构性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今年会增长,因为计划增加的量会不少,去年我们房地产投资降到33,整体固定资产投资23,它比平均水平高十个点,今年会怎么样,当然要达到30以上不容易,但是我想房地产投资会比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会高。
第二投资来自于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的这一部分,比如说高铁、地铁、城铁,最近胡总书记到美国签了很多协议,其中有高铁,我们不是进口导向的,高铁从我们的整个设计到方案、到项目、到采购资源、到就业、到销售、到再投资全是我的,很少部分是欧洲、德国的,所以这个产业链我觉得是一次革命,如果全球要搞高铁革命的,首先涉及的是中国,因为中国有核心技术,有综合建设能力,有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综合优势,尽管印度有那么多的劳动力,但是进高铁的劳动力印度没有。
北京的地铁,上海、广州,现在省会城市除了自然环境不能修以外,全部都展开,而且解决北京的根本出路是什么,限车是指标可以,根本的办法是要增加这个路的供给量,靠地面是不够的,要向地下发展,东京的经验、伦敦、纽约的经验你必须搞,除非你不想搞现代化城市,北京市政府投资,现在上海、广州修的比北京好看,修的比北京还辐射化,它所有的都是开放式的,很便捷,有效率化,这个不得了,中国是13.2亿人口,所以城市修地铁能投资不下去吗,我觉得厉老师很睿智,他刚才就讲了不可能单一主导一下转变到消费主导,这是一个过程,我认为下一步投资不会过去,前面是高速收敛不是高速变成慢速。今年加一个农村水利,这个投资又有多少,水利欠帐欠的很厉害的,下三天雨就是冒,晴三天就是旱,现在旱涝周期缩短,你没有提高抗灾害能力的资金,所以我现在修,要搞河流、修库、修坝、修渠道。
消费也会上去,至少从三个方面上去,第一汽车消费,今年至少两千万,不管北京怎么限车,我看这是消费趋势,第一他有钱,第二汽车选择多,第三价格低,地四这一家人父亲支持子女买车,不是一个人在买车,是全家都买车,加上现在家庭的规模化大家庭向小家庭缩小,家庭增加,然后家庭还改善,所以汽车我个人看美国用了几十年,中国大概只要20-30年,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消费是这样拉动的。
住房我个人认为还会是消费里面重要的购买选项,当然可能由于保障性住房多了,老百姓买的房子从统计来讲,上面的可能少一些,中间和下面的要多一些了,但是整体的房地产投资消费会上去,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短期和长期一起涨,我认为整个“十二五”都是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的涵盖,因为前30年每十年一个周期,上升期有的三年,有的七年,有的五年,这一次“十二五”基本涵盖,去年经济增长11.3,前年增长9.2,前年是一个低点,今年是上升周期第二年,这样上升周期延长几年的话,所以我的想法从中周期角度来讲,今年是所谓的上升期第二年,我认为除了我刚才讲的总量增长会比“十五”、“十一五”有所减缩,但是还是快速。
主要是第二个方面有几个升级,我研究大概六个升级,第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全球产业改造和七大新型战略性改造,第二是结构性产业升级,第三个技术升级,中国“十二五”期间会加快技术升级,第四个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第五个公共服务水平的升级,因此我的结论是“十二五”期间会在“十一五”以及最近的“十二五”部署的条件下升级加快。
我讲一点关于通货膨胀,我基本同意厉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前30年主要是需求拉动,前30年第10个十年主要是出口拉动,但是总的30年都是需求拉动,现在可能进入到下一个10年主要是成本拉动,当然成本也会表现为需求,农产品对生产资料来讲是成本,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采购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会上去,CPI会上去,所以我认为下一步转化为需求和成本双拉动,但是成本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需求拉动的作用会相对成本拉动作用变小一些,还没到完全成本拉动的阶段。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十二五”期间,在今年的经济背景下我给两个建议,一个建议我给政府,我认为要着力减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减税,提高产业成本的竞争力,提高创新力、竞争力,引导更多的资金到这个领域防止短期资本的过渡流入,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加快减税。要减税就要消费,我非常赞同厉老师讲,如果要提高消费力很重要的要改变社保,下一步想办法对消费者的转移支付,政府要通过减税刺激消费,这是普惠的东西,家电下乡也是对城市的购买有好处,但是是富者能够得到好处,减税基本是普惠,我个人认为刺激消费,要时时对创新、技术进步、对人类进步进行培养,对消费方面的减税。
第二个建议对创投的建议,一定要利用好下一个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财富增长的历史性机遇,这是一个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其实也是企业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财富快速形成核爆炸增长的时期,我们现在家庭资产规模非常大,前十年我们GDP翻了两次,我们的资本市场大家可以注意到翻了多少,最近中产阶级翻了多少,财政翻了多少,外汇 储备翻了多少,所以前十年的财富增长和美国、英国当年起跑时间的财富增长一模一样。
下一个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财富将会难以统计的快速增长,因此我们的创投家一定要在这方面敢投资,你不投国外的创投投,他们机灵的很,当然你要有选择,所以我认为你要有这种思想,不要怕,所以我的看法是抓住这十年和未来中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为国家的强和民的富做出贡献,既有利于你自己,有利于这个企业,有利于国家,从而有利于我们在全社会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谢谢大家。